15.强力推进节能降耗。着力抓好冶金、煤炭、电力、化工、建材等高耗能行业和300家重点耗能企业的节能降耗工作。综合运用产业政策、环境容量、差别电价等措施加快淘汰落后工艺、设备和生产能力。全面淘汰立窑水泥生产线,支持日产5000吨以上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建设。关停小火电机组100万千瓦,完成660万千瓦现役燃煤机组的脱硫设施改造。
由市发展改革委和各县(市、区)政府负责落实。
16.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抓好试点城市和试点企业工作。
由市发展改革委和各县(市、区)政府负责落实。
17.继续推进土地综合整治,盘活存量建设用地5万亩,关闭粘土砖瓦窑厂515个。
由市国土资源局和各县(市、区)政府、开发区管委会负责落实。
18.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加快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建设,确保所有市、县(市)建成污水处理厂,并通过加强污水处理费征收和财政适当补贴保证其正常运行。
由市发展改革委、建委、环保局、财政局和各县(市、区)政府负责落实。
19.采取综合措施保护和改善133个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集中力量对卫河、惠济河、贾鲁河3个流域开展水污染综合整治,对化工、医药、电力3个重污染行业进行重点治理。
由市环保局、发展改革委和各县(市、区)政府负责落实。
20.继续实施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和长江、淮河防护林、太行山绿化以及中原城市群生态建设工程,积极推进林业生态县、城市防护林和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生态工程建设,完成造林310万亩
由市林业局和各县(市、区)政府负责落实。
(三)加快推进文化强省建设
21.建立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强县级文化馆、图书馆、乡镇文化站和新农村书屋建设,继续实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和农村电影放映等工程。
由市文化局、广电局和各县(市、区)政府、开发区管委会负责落实。
22.做好世界文化遗产、重点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开发和利用。
由市文化局和各有关县(市、区)政府负责落实。
23.深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深入开展“道德规范进万家、诚实守信万人行”活动。推进诚信河南建设,在全社会营造诚信为本、守信光荣的良好风气。
由市教育局、文化局、广电局和各县(市、区)政府负责落实。
24.继续开展文明城市、文明景区“双创”活动,广泛开展文明行业、文明单位和文明村户创建活动。
由各县(市、区)政府、开发区管委会负责落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