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甘肃省委办公厅、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甘肃省“十一五”人才队伍建设规划》的通知
(省委办发[2006]49号 2006年7月21日)
各市、州委,各市、州人民政府,省直各部门:
《甘肃省“十一五”人才队伍建设规划》已经省委、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规划》对“十一五”期间我省人才工作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主要任务和措施作出了总体部署,对未来五年加强人才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各级党委和政府、各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人才资源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基础性、决定性、战略性作用,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人都可以成才和以人为本的观念,贯彻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和人才观,大力推进人才强省战略,把人才工作纳入各级党政领导班子工作目标责任制和党政领导干部实绩考核体系,确保各项目标任务的完成。各级组织部门要积极发挥牵头抓总的作用,加强宏观指导和督促检查。各有关部门要密切配合,切实发挥职能作用,抓好《规划》的组织实施。
甘肃省“十一五”人才队伍建设规划
为了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大力实施人才强省战略,培养造就一支宏大的高素质人才队伍,为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根据中组部、人事部《关于开展“十一五”人才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国人部发〔2004〕35号)和《甘肃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制定甘肃省“十一五”人才队伍建设规划。
一、人才队伍建设面临的形势
(一)人才队伍建设取得显著成绩
“十五”期间,围绕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省委、省政府在人才培养、使用、激励、保障等方面实施了一系列重大决策,使党政人才、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和农村实用人才五支队伍不断发展壮大。
--人才实力持续增强。全省各类人才总量从“九五”末的105.5万人增加到了2005年的131.85万人,年均增长5%,每万人口拥有人才数从415人增加到了494人,人才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由7.09%提高到8.51%。截止2005年底,全省共有各类人才131.85万人,其中党政人才13.70万人,经营管理人才25.73万人,专业技术人才46.61万人,高技能人才29.54万人,农村实用人才16.27万人。
--人才分布不断改善。人才在第一、二、三产业的分布从4.27%、31.66%、64.07%转变为3.11%、23.76%、73.13%,第三产业人才大量增加;非公有制经济领域人才由11.96万人发展到20.5万人,增长近一倍。
--人才素质明显提高。大学专科及以上学历的人才比重从41.67%上升到61.27%;人才队伍的平均年龄由36.59岁降低到34.77岁;专业技术人才高、中、初级职称比例从3.19%、27.13%、60.52%变化为5.12%、31.05%、53.99%;高级专家队伍不断壮大,大量中青年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到2004年底,全省有两院院士11人,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学、技术、管理专家51人,省优专家48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人员1197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5人,省科技功臣4人,政府特贴科技专家10人,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流动站)36个,留学生创业园1个,有留学创业人员56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