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励多渠道筹集资金建设建筑垃圾消纳场。
第七条 设置建筑垃圾消纳场、从事建筑垃圾运输以及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处置建筑垃圾,应当向当地市容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经核准后方可处置。
市容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在接到申请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作出书面决定。予以核准的,颁发建筑垃圾处置核准文件;不予核准的,书面通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
经核准从事建筑垃圾处置的建筑垃圾消纳场和建筑垃圾运输单位,核准部门应当向社会公布。
产生建筑垃圾的建设、施工单位在建设工程开工之前,应制定建筑垃圾处置计划,并与当地市容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签订施工工地环境卫生责任书。
第八条 申请设置建筑垃圾消纳场,应当提交下列材料:
(一)申请书;
(二)消纳场的场地平面图、进场路线图等工程图纸;
(三)相应的摊铺、碾压、除尘、照明等机械以及设备和排水、消防、指示等设施资料;
(四)建筑垃圾分类处置方案和废混凝土、金属、木材等回收利用方案;
(五)相应的环境卫生和安全管理制度;
(六)管理人员相关资料。
第九条 申请从事运输建筑垃圾的,应当提交下列材料:
(一)申请书;
(二)车辆行驶证、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
(三)建筑垃圾运输的时间、路线和处置地点等相关材料;
(四)运输车辆具备全密闭运输机械装置或密闭苫盖装置条件的相关证明材料;
(五)运输车辆保洁方案。
第十条 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申请处置建筑垃圾,应当提交下列材料:
(一)申请书;
(二)建筑垃圾运输的时间、路线和处置地点等相关材料;
(三)建筑垃圾分类处置方案;
(四)与取得建筑垃圾处置核准文件的运输单位签订的运输合同;
(五) 与当地市容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签订的施工工地环境卫生责任书。
第十一条 建筑垃圾消纳场管理,应当达到下列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