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淄博市人民政府关于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深入推进素质教育的意见

  2.大力促进教育均衡发展。要将促进教育均衡发展作为促进素质教育实施的根本手段,通过实施中小学布局调整,优化公共教育资源配置。贯彻国家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重点帮扶城区薄弱学校和农村学校提高办学水平,新增教育投入重点投向农村,继续落实教育对口支援。认真做好义务教育段家庭贫困学生的救助工作,对家庭困难学生、学习困难学生、单亲家庭学生等特殊学生群体要给予特别的关爱,保证他们健康成长。加强师资队伍的统筹管理,实行校长交流任职制度,从办学基础较好的学校及教育行政部门选调开拓意识强、业务水平高的干部到薄弱学校任职,实行城乡学校结对帮扶制度和城市教师农村援教交流制度,优先将优秀的大学毕业生安排到薄弱学校任教,加强师资队伍。加强薄弱学校实验室、图书馆、功能教室等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办学条件标准化。大力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提高农村中小学的信息化水平,逐步缩小教育的城乡差距和学校之间的差距。
  3.将教育创新作为推进素质教育深入实施的强大动力。教育创新是深化教育改革的动力,素质教育实施中存在的问题,需要通过教育创新加以解决。要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立足于教育实践,以学校为主阵地,以课改为抓手,以课堂为主渠道,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地统一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不断推进办学体制、工作机制、课堂教学、教研机制和评价制度创新,不断为教育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把素质教育推向深入。
  二、坚持育人为本,大力加强青少年学生思想道德建设
  4.强化理想信念教育。以学生为主体,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深入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深入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重要任务,纳入教育全过程。坚持每周一次的升国旗仪式和国旗下讲话;充分利用各类节日、纪念日,以及“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思想教育活动;利用入学、毕业、入队、离队、入团、成人仪式等有特殊意义的日子开展主题教育活动,激励青少年学生勤奋学习,立志成材;围绕“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开展新童谣、儿歌编创、诵读和演唱活动。
  5.加强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将中小学德育大纲、学生守则和日常行为规范落实到学校的各项管理制度中,坚持不懈地抓好学生良好日常行为习惯的养成。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与新课改的要求相结合,与课堂教学相结合,努力实现德育内容与学科教学的有机渗透。按照各学段、各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确立各阶段的教育主题和重点,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探索改进评先树优的办法,更好地发挥其在引导学生全面发展中的榜样示范作用。学校要配备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为学生提供心理健康咨询;要开设好生理卫生课,对学生进行青春期健康教育;要聘请法制副校长,定期组织活动,强化法制教育,培养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提高青少年学生分辨是非的能力。教育、公安、文化、工商等部门要密切配合,加大对学校周边网吧的整治和监管力度,加强学生管理,严禁未成年人进网吧,积极倡导文明上网。要加强校园内部保卫工作,加强校园周边环境治理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加强校车管理,保证学生的人身和财产安全。加强校园精神文明建设,严禁一切封建迷信和其他有害学生身心健康的活动及物品传入校园。青少年宫、青少年活动中心、青少年社会实践基地、科技馆、博物馆、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各类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场所对未成年人要免费开放。加强共青团组织和教育部门的工作配合,与学校教育相衔接,针对未成年人的身心特点和实际需要,精心设计、广泛开展经常性、大众化、参与面广、实践性强的活动。各级政府要把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场所运转、维护和开展公益性活动的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切实予以保障,逐步实现每个区县都建设一所综合性、多功能的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场所。建立校外实践教育的社会义务制度,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普遍承担学生参观学习、社会实践、毕业实习等责任。
  6.全面推进学校文化建设。校园文化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要继续深入开展以“文明校园”、“文化校园”、“书香校园”、“诚信校园”、“和谐校园”、“平安校园”、“法制校园”、“绿网校园”、“特色校园”为主要内容的“十大校园建设”,全面开展校风、教风、学风建设,积极创建和谐校园。创建健康优美的校园环境,发挥校园文化的熏陶功能。端正教师队伍的学风和教风,以良好的师德为学生树立榜样,引导他们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形成勤奋好学、积极向上的良好风气,营造奋发向上的校风,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教育功能。优化校园师生关系、学生之间关系、教师人际关系,发挥校园文化的凝聚功能。精心组织开展系列化的校园文化活动,做到特色化、常规化,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学生的精神境界、文化素质和审美能力,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激励功能。以“建设有特色的学校、培养有特点的教师、培育有特长的学生”为主要内容,以质量、特色立校,紧紧抓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个素质教育的中心环节,全面而又富有特色地推进素质教育。


第 [1] [2] [3] [4] [5] [6] [7] 页 共[8]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