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力实施沿江突破战略
10、做好沿江经济走廊发展规划,明确沿江突破的总体目标、产业布局、沿江各县市区的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市发展改革委、国土资源局、规划局、财政局具体负责)
11、认真落实省和我市加快开发区建设的政策措施,继续加强宜昌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创新开发区管理(宜昌开发区管委会、市财政局、规划局、国土资源局具体负责)
12、高起点做好宜昌化学工业园区总体规划(市发展改革委、经委、国土资源局、规划局、财政局具体负责)
13、积极争取三峡工程增发电量用电计划,着力推进直供电试点争取工作(市发展改革委、经委、宜昌供电公司具体负责)
(二)精心培育市场主体
14、启动“优强骨干企业倍增工程”,重点支持宜化、兴发、安琪、东阳光等30家优强企业加快发展(市国资委、发展改革委、经委、财政局具体负责)
15、实施“优强民营企业培育工程”,重点支持枝江酒业、稻花香等50家民营企业做强做大。抓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重点支持“专、精、特、新”的成长型中小企业加快发展,力争年内新增规模内工业企业60家(市经委、财政局具体负责)
(三)着力培植发展后劲
16、继续大力开展产业招商、定向招商、以商招商。切实抓好香港湖北周、中国光彩事业宜昌行等重大招商活动(市招商局具体负责)
17、市政府重点考核41个项目,总投资170.9亿元,力争年内完成投资51.6亿元。开工建设三峡医药科技园、东阳光红霉素二期工程、三峡新材生产线改造等29个项目,续建宜化年产84万吨高浓度复合肥、长江电缆生产基地、稻花香年产5万吨白酒生产线扩建等34个项目(市发展改革委具体负责)
18、抓紧做好高磷铁矿开发的相关工作(市招商局、发展改革委、国土资源局、财政局、交通局、规划局具体负责)
19、下大力改善投资环境,加强宜昌港水运口岸建设,年内开通一类航空口岸(市交通局、商务局、口岸办、宜昌海关、检验检疫局、三峡机场公司具体负责)
20、盘活现有存量,积极争取农用地转用计划指标,确保重大项目用地需求(市国土资源局具体负责)
21、推进行政服务中心规范运作,简化手续,提高效率(市行政服务中心管委办具体负责)
(四)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