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山东省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的通知

  4.坚持法制和能力建设常抓不懈,是推进事业全面发展的基础环节。出台了一批符合山东实际的地方性劳动保障法规、规章,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劳动保障法律体系框架基本形成。各级劳动保障部门依法行政的意识不断增强,更加重视运用法律手段来管理和推进劳动保障工作,各项劳动保障工作不断向法制化迈进,有力地维护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劳动保障信息化、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维护劳动者权益的组织机构及干部队伍能力等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有力地推进了劳动保障各项事业的发展。

  二、“十一五”时期面临的形势和挑战

  “十一五”时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劳动保障事业发展既面临着难得的机遇,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通过落实宏观调控政策,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薄弱环节得到强化,我省经济将继续保持健康快速的良好态势,公共财政体系的建立,居民消费结构升级以及工业化、城镇化步伐加快,将为劳动保障事业的可持续发展进一步拓展空间,提供更多的物质基础。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劳动保障工作,形成了各有关部门密切配合、相互支持的工作机制。经过多年的努力,劳动保障政策逐步完善,制度逐步健全,工作中积累了大量好的经验和做法,为进一步完善劳动保障制度奠定了坚实的工作基础,为实现劳动保障事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组织保证。但也要清醒地看到,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随着经济形势、社会结构的不断变化,各种社会问题和矛盾会不断增多并趋于复杂化、多样化,劳动保障事业的发展将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问题,主要反映在:

  1.就业形势仍然严峻,就业再就业工作任务相当艰巨。从总量上看,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矛盾仍然突出。预计“十一五”期间全省劳动力总量将达到峰值,城镇每年劳动力供给总量将达到180多万,劳动力就业岗位预计每年只能新增130多万个,劳动力供求缺口50万左右。同时,还有800多万农村劳动力需要转移就业。从结构上看,劳动者整体技能水平偏低,高技能人才严重缺乏,与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要求不相适应,“就业难、招工难”并存。从就业环境上看,还存在劳动者就业质量低、周期短、稳定性差等问题。从经济形势上看,随着中央加强宏观调控,短期内经济增长将出现趋缓的态势,也给就业带来一定的压力。

  2.社会保障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基金支付压力依然很大。将长期面临着人口老龄化、农村城镇化、就业形式多样化及社会保险覆盖面窄、统筹层次低等多方面的问题,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障基金承受着很大的支付压力。退休人员逐年递增,养老保险个人账户滚动形成潜在的基金欠账,部分市、县连续多年收不抵支依靠省级调剂。企业与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不统一使退休人员养老金形成较大差距,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因素。部分城镇居民医疗保障缺乏制度安排,困难企业职工、关闭破产企业退休人员的参保问题还没有彻底解决。失业保险促进就业的功能尚未得到充分发挥。老工伤问题解决难度较大。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急需改革完善。社会保险扩面难度增大和部分参保缴费人员流失的问题并存。企业退休人员纳入社区管理的比例还不高。城镇个体劳动者和灵活就业人员、农民工、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迫切需要尽快解决。

  3.劳动关系更加复杂多样,协调难度进一步增大。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经济结构调整进程加快,劳动关系更加复杂化、多样化,保持和谐稳定劳动关系的难度进一步加大,给劳动关系调整带来新的挑战。国有企业改革和调整中的深层次矛盾进一步显现,遗留的劳动关系问题急需解决。企业工资分配宏观调控机制还需进一步完善,部分企业普通职工工资增长缓慢,分配差距继续扩大。一些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超时加班、拖欠和克扣劳动者工资等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现象依然存在。劳动争议继续呈上升趋势。多种所有制形式、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带来的劳动关系变化对现行法律制度提出了新的要求。劳动保障立法滞后,执法力量不足,使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的行为得不到有效遏制。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