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大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大连市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的通知

  2.全面加强劳动争议和信访处理工作。积极改革现行“一调一裁两审”的劳动争议处理制度。探索建立更加注重预防和调解、突出仲裁优势和作用的劳动争议处理机制。进一步完善劳动争议仲裁制度,规范仲裁程序,研究改革庭审方式,提高办案效率。完善信访处理制度,引导劳动者通过法律渠道解决矛盾和争议。
  (四)加强对企业工资分配的宏观调控,促进企业职工工资水平合理增长
  1.调节企业工资收入分配,规范工资分配秩序。继续推进企业工资决定机制的转变,使工资集体协商成为决定企业工资分配的主要形式。继续推进企业工资分配宏观调控体系建设,加强和完善政府对全社会各类企业工资分配的规范、指导和监督。进一步完善工资指导线、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和人工成本信息指导3项制度,指导企业合理确定工资增长和岗位、职位工资水平。健全最低工资保障制度,根据经济发展水平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
  2.加强预防和解决拖欠工资问题长效机制建设,完善企业工资支付制度,全面建立健全工资支付监控制度、工资支付诚信制度和建筑业等重点行业的工资支付保障制度,积极探索建立欠薪保障制度。
  (五)加强劳动保障法制建设
  1.加快劳动保障立法工作建设步伐,提高立法质量。制定出台《大连市工伤保险实施办法》、《大连市失业保险管理办法》等政府规章。针对国家“十一五”期间出台的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积极制定地方相关配套政策。根据劳动保障中心工作要求,适时调整相关政策,基本形成法律、法规和规章相互依托、相互衔接、相互补充的就业和社会保障法规体系。进一步完善行政执法责任制,全面规范行政行为。以贯彻实施《行政许可法》为契机,健全劳动保障行政执法监督机制,提高劳动保障部门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
  2.继续推进行政执法队伍建设,改善执法设施和执法手段,形成比较完善的市、区、乡(街道)三级劳动保障监察网络。进一步完善劳动保障监察制度,加大执法力度,在继续开展日常巡视检查、年度书面审查的基础上,积极开展投诉重点监察,严厉打击各种违法行为。利用各种媒体和手段,广泛宣传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继续推进企业劳动保障诚信制度建设,进一步强化用人单位的社会责任和自觉守法意识,保证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和劳动合同全面贯彻落实。
  (六)加快劳动保障信息化建设
  按照“完整、准确、统一、及时、安全”的要求,整体推进信息化建设,建立覆盖劳动者就业服务、职业培训、职业技能鉴定、社会保险、劳动关系、劳动监察等各项劳动保障业务的中心数据库,逐步实现信息集中统一管理、各项业务协同办理。
  借助信息技术完善劳动保障统计制度,建立劳动力就业监测预警体系、薪酬调查系统和社会保障基金监管应用系统,实现包括统计分析、监测预警和应对措施在内的多层次决策支持模式。加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支持通过互联网进行业务办理和提供各项劳动保障业务查询服务。
  (七)进一步完善社区平台建设
  加强街道社区劳动保障工作平台建设,完善服务功能,健全工作手段,充分发挥其在促进失业人员就业、扶助困难群体再就业和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方面的基础作用。巩固壮大街道社区劳动保障工作平台,到“十一五”期末,在劳动保障部门指导下,在城镇街道、社区和农村人口比较集中的乡镇普遍健全劳动保障经办机构,配备专职劳动保障协理员,开展就业服务和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等工作。逐步改进经费供给方式,合理安排和保证各项事业经费。
  (八)加强劳动保障系统干部队伍能力建设
  加强劳动保障事业发展人才培养,依靠相关培训机构,建立劳动保障事业发展人才培训基地,加强对公共就业服务、社会保险经办、劳动争议处理、劳动保障监察、仲裁人员和信息技术人员的培养,形成劳动保障研发型、管理型、服务型应用人才队伍。充分发挥各学会的作用,广泛开展劳动保障科学技术研究和交流。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