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市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节约利用资源
33、重点抓好工业、建筑、交通运输和农业机械节能,积极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居民和公用设施节能。(督办领导:甄建桥,协调人:刘进华,承办部门:市经委,联络科室:秘书二科)
34、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切实保护好基本农田,合理开发和集约利用土地资源。(督办领导:刘春华,协调人:张重阳,承办部门:市国土资源局,联络科室:秘书三科)
35、推广应用节水新技术、新设备。加强废弃资源综合利用,努力形成5-10个产业循环式组合链条。推行清洁生产,加强生态工业园区建设。(督办领导:甄建桥,协调人:刘进华,承办部门:市经委,联络科室:秘书二科)
加大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力度
36、积极实施天然林保护、封山育林、荒山造林、水土保持、坡耕地治理、长湖湿地保护、生态农业示范等工程,建设“生态荆门”。加强山林管理,禁止乱砍滥伐。(督办领导:刘春华,协调人:张重阳,承办部门:市林业局,联络科室:秘书三科)
37、加强漳河等饮用水源的水体保护和渠系保护。认真抓好汉江荆门段水污染防治和竹皮河、杨树港、钟祥护城河、西荆河、京山河等水环境治理工程。严格控制工业污染,提高工业废气处理率和废水排放达标率。加强城区大气环境治理,改善空气质量。(督办领导:汪联舫,协调人:肖官锋,承办部门:市环保局、各县市区政府,联络科室:秘书五科)
(七)积极构建和谐荆门
千方百计促进就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38、大力发展就业容量大的产业和各类所有制中小企业,健全就业服务体系,建立稳定的免费就业服务、再就业培训资金投入机制,努力解决困难群众、特殊群体的就业问题。实施就业援助制度,创建充分就业社区,促进“零就业”家庭就业。进一步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逐步将非公有制企业、有条件参保的灵活就业人员、被征地农民纳入社会保障范围。增加财政对社会保障的投入,多渠道筹措社会保障基金,逐步做实个人账户。(督办领导:甄建桥,协调人:刘进华,承办部门: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联络科室:秘书二科)
39、稳步提高最低生活保障。(督办领导:刘春华,协调人:张重阳,承办部门:市民政局,联络科室:秘书三科)
40、完善城市低保、农村“五保户”供养和特困群众救助制度。积极发展慈善事业,促进残疾人康复和就业。(督办领导:刘春华,协调人:张重阳,承办部门:市民政局,联络科室:秘书三科)
加快发展文化、体育、卫生等各项社会事业
41、建好市体育文化中心。(督办领导:汪联舫,协调人:肖官锋,承办部门:市建委,联络科室:秘书五科)
42、扩建市博物馆、图书馆和群艺馆。加强乡镇、社区综合文化站和村级文化活动室的建设,活跃群众文化生活。积极加强文物保护工作。(督办领导:叶中章,协调人:郑斌,承办部门:市文体局,联络科室:秘书六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