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履行监察机关确定的其他职责。
第五条 行政效能监察机构履行职责时,有权采取下列措施:
(一)要求被监察对象提供与行政效能监察事项有关的文件、资料、财务账目及其他有关材料,进行查阅或者予以复制;
(二)要求被监察对象对行政效能监察事项涉及的问题作出解释和说明;
(三)责令被监察对象停止违反法律、法规和纪律的行为;
(四)责令被监察对象对其违规行为造成的损害采取必要的补救措施;
(五)责令被监察对象退还违规收取的费用;
(六)根据检查、调查结果提出监察建议。
第三章 行政效能监察的程序
第六条 行政效能监察按照受理、立项、调查、处理程序开展工作,可以采取检查、调查、考核评估和公众评议等方法。
第七条 行政效能监察的受理途径主要包括:
(一)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举报、投诉;
(二)上级机关和领导批示;
(三)新闻媒体的信息;
(四)工作检查和考核评估结果;
(五)其他有关途径。
第八条 监察机关根据本级人民政府和上级监察机关的部署和决定,确定行政效能监察工作任务。涉及全局性重大效能监察事项的立项,应当报本级人民政府或上一级监察机关批准。
第九条 实施行政效能监察,应当全面客观地了解情况、收集证据、查清事实,并提交检查或者调查报告,提出处理意见或建议。
第十条 监察机关根据检查、调查和评估、评议的结果,依法作出监察建议或者监察决定。
对执行监察建议或者监察决定的情况,行政效能监察工作机构应当督促落实。
第十一条 监察机关应当建立健全行政效能投诉制度,向社会公布受理举报、投诉的方式、方法。
对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有关行政效能的举报、投诉,行政效能监察工作机构应当及时提出受理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