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坚持科技人才培养与引进并重,建设合理的人才梯队
加大学科带头人培养力度,实行人才和项目并重,支持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或在科技成果转化、产业化过程中发挥重大作用的科技人才和项目,培养一批具有创新能力的专业技术人才。立足用好现有人才,采取多渠道、多手段、多方式引进高层次人才和紧缺急需人才。通过技术合作、项目合作、成果转让、技术入股等多种形式与高等院校、科研单位全面合作,重点引进一批中青年拔尖人才、学科带头人、专利、成果发明人、学有所成的博士、硕士研究生、本科生和海外留学人员。在安家、住房、家属子女就业、工资福利待遇等方面,实行特殊优惠政策,创造条件留住人才、稳定人才。
2.坚持政府宏观引导与市场调节相结合,激发人才的创造活力
完善以能力和业绩为导向,科学化、社会化的人才评价机制。推行聘用制和岗位管理制,实行因事设岗、按岗聘用、公开竞争、合同管理。逐步推进职称评审的社会化,完善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大力加强人才市场体系建设,完善人才信息网和人才市场信息发布制度,促进人才资源的优化配置。落实知识、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相关政策,规范完善科技奖励评审机制,鼓励支持企业对技术骨干和管理骨干实施期权等激励政策,建立健全人才分配和激励机制。创新人才工作机制,营造有利于人才成长发展的良好环境。
(四)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推广先进适用技术
1.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推动经济结构优化调整
以能源、建材、煤化工三大基地建设为基础,以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技术与创新药物、先进制造等作为主攻方向和发展重点,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化进程。积极培植高新技术企业,开发高新技术产品,不断提高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抓好《
山东省高新技术发展条例》的贯彻落实,提升自主知识产权高新技术产品的比例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比重。
2.加速先进适用技术推广,促进传统产业优化升级
创新市场化、社会化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加大对农业技术推广的支持力度,促进农业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应用。支持面向行业的关键共性技术的研究开发,重点加大信息、生物、制造业信息化、新材料、环保、节能等关键技术的推广应用,推动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3.创新发展高新技术园区,构筑高新技术产业化重要基地
整合各类科技园区,形成以枣庄高新区、鲁南高科技化工园区为龙头的高新技术产业区。推动枣庄高新区实现从外延式发展向科技创新的内涵式发展转变,吸引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与区内企业联建中试基地和技术开发机构,吸纳国内外大企业、科研机构进区创业,科学规划和培育特色产业,形成具有良性循环发展的高科技产业集群。加快发展鲁南高科技化工园,大力发展以煤化工为核心的新型高附加值煤化工产品,加快高科技项目建设和产业化进程。
(五)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和技术标准战略
1.提高知识产权的创造能力
充分运用宏观调控手段,引导和支持知识产权的创造。将获取自主知识产权作为科技计划、科技奖励的重要条件。建立知识产权创造激励机制,落实知识产权的奖酬政策。引导企业加强引进创新和集成创新,不断增强自主知识产权产出能力。对技术含量高、有市场前景的知识产权,积极鼓励企业大力实施并促进产业化,加速知识产权流转。大力推进专利技术实施及产业化,在科技计划立项、贷款贴息、风险投资、融资等方面优先支持。
2、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和管理
贯彻落实《山东省知识产权战略纲要(2005-2010年)》,制定完善知识产权政策,加大知识产权行政执法力度,提高知识产权保护水平。强化科技人员和科技管理人员的知识产权意识,推动企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重视和加强知识产权管理。充分利用各种媒体、义务教育、普法教育、干部培训等多种方式,加强知识产权宣传教育,提高全社会尊重知识产权、保护知识产权、运用知识产权的意识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