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推进林业生态建设。大力开展秋冬季节造林,抓好补植补栽和抚育管理,确保完成全年30万亩造林任务。对明年的造林计划早安排、早部署,组织力量提前进行造林整地,为做好来年植树造林奠定基础。继续在农村开展“建设绿色家园”活动,扎实抓好路旁、渠旁、房前屋后的绿化和农田林网建设,规划并指导建设10个“绿色家园”试点村。以三峡库区为重点抓好退耕还林工程,认真搞好“五个结合”,做好钱粮补助兑现和林权登记发证工作,保质、保量完成年度建设任务。加强天然林管护网络体系建设,提高管护质量,巩固禁伐成果。认真实施好生态公益林补偿制度,抓好合同管理和政策兑现,严格落实管护责任。全面落实森林防火行政首长责任制,强化各项防范措施,确保全市不发生大的火灾和人员伤亡,把森林火灾受害率控制在0.3‰以内。
(三)推进农村生态家园建设。按照因地制宜、整村推进、综合建设的原则,整合部门资源,捆绑项目资金,动员社会力量共同推进以“一池三改”为重点内容的农村生态家园建设,全面完成2.69万户项目建设计划任务。加强项目监督管理,按照合同要求安排配套资金,解决“一池三改”的工作经费,保证项目的规范实施和安全运行。抓好技术培训,组建专业化施工队伍,确保生态家园建设的质量和效益。
六、推进农村劳力资源开发
(一)狠抓劳动力转移培训。认真组织实施阳光工程、雨露计划和春风行动,积极探索和推行“订单培训,定向输出”、“就近培训,就地转移”等转移培训模式,实现培训、就业、管理一条龙服务。采取多种形式进乡镇、进村居、到田头发布劳务资源和用工需求信息,支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拓宽农民转移就业渠道。确保完成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1.8万人,实现就业1.6万人。
(二)切实维护农民工权益。成立农民工维权服务机构。在各级劳动力市场设立“农民工就业服务”窗口,开设“农民工服务电话”,为农民工提供优质服务。严格执行《宜昌市欠薪应急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和《宜昌市城区农民工工伤保险暂行办法》,开展农民工工资支付情况专项检查和劳动力市场秩序专项整顿,打击和取缔非法职业介绍机构。
七、切实抓好土地开发整理
(一)加快重点项目施工进度。充分利用农闲时间,调集农村闲置劳动力,加大土地开发整理力度,加快施工进度。重点抓好国家投资的枝江市问安镇朱家湾基本农田土地整理项目、张家桥基本农田整理项目,当阳市王店镇双莲土地开发项目以及省级投资的当阳市三个乡镇的高产农田土地整理项目和夷陵区百里荒四个土地整理项目,继续抓好市级投资的23个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加快三峡库区移土培肥工程建设工作。通过土地开发整理,确保全市新增耕地405.1公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