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索取、收受申请人、被许可人的财物,向申请人、被许可人提出购买指定商品、接受有偿服务等不正当要求或谋取其他利益的;
(六)擅自委托其他行政机关或者组织实施行政许可的;
(七)拒不办理被许可人符合法定条件、标准的变更行政许可事项要求的;
(八)未按规定进驻政府设立的政务大厅,未确定一个机构统一受理行政许可申请、统一送达行政许可决定的,或进驻政务大厅后,在政务大厅以外办理行政许可事项的;
(九)涉及不同部门实行统一办理、联合办理的行政许可事项,不履行牵头部门或者联办部门责任,相互推诿或者拖延不办,贻误工作的;
(十)擅自改变已经生效的行政许可的。
第二十条 行政许可过错责任人及时发现、主动纠正过错,未造成重大损失或不良影响的,可从轻、减轻或免予追究过错责任。
第二十一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不承担过错责任:
(一)被许可人弄虚作假,致使工作人员无法作出正确判断的;
(二)因不可抗力致使无法履行法定职责的;
(三)其他依法不应承担过错责任的情形。
第二十二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有关机关应当启动行政许可过错责任追究程序:
(一)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举报、投诉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实施的行政许可行为,属于本办法第十五条、第十六条、第十七条、第十八条和第十九条规定的情形之一的;
(二)行政许可行为经行政复议,被行政复议机关撤销、责令限期履行、变更或确认违法的;
(三)经人民法院终审判决撤销、部分撤销、确认违法或者被责令履行法定职责的;
(四)在监督检查中,行政许可行为被确认为违法或者不当的;
(五)其他依法应予启动追究程序的情形。
第二十三条 有关机关应当按照法定职责、权限、程序,追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违法或不当实施行政许可行为所应承担的行政许可过错责任,并以书面形式作出行政许可过错责任追究决定或者提出处理建议。
第二十四条 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行政许可责任追究过程中享有陈述权和申辩权,追究机关应当听取其陈述和申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