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加强学校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工作的通知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加强学校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工作的通知
(京教体美[2007]3号)


各区县教委,各高等学校、中等职业学校: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极为关注学校预防艾滋病的健康教育工作,要求“教育部门要将艾滋病防治和无偿献血知识纳入普通中学、中等职业学校和高等学校的教学计划,落实教学课时,要深入持久地开展宣传教育活动”。为落实党和国家的有关政策,结合北京教育系统实际,现提出以下要求: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艾滋病防治工作关系到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国家安全和民族兴衰的长期、艰巨的任务。各级各类学校要从保障学校师生员工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以及维护国家稳定和发展的大局出发,充分认识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本着对党、对国家、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切实将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强领导,统筹规划,狠抓落实,确保学校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在学校全面、深入地开展。

  二、将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工作纳入学校教育教学计划,开设相应的课程或讲座

  各区县教委要按照《中学生预防艾滋病专题教育大纲》要求,在普通中学地方课时中安排预防艾滋病专题教育课时(初中6课时、高中4课时)。中等职业学校要参照《中学生预防艾滋病专题教育大纲》要求,安排4-6课时,开展预防艾滋病专题教育。普通高等学校应开设每学年1课时的专题讲座或健康教育课程,使学生了解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掌握预防艾滋病的知识和相关生活技能,建立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增强抵御艾滋病侵袭的能力,避免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的歧视行为。

  三、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

  各高等学校、中等职业学校以及普通高中要结合新生体检和入学教育,向每一位入学新生发放“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处方”。

  学校图书馆或阅览室应根据师生人数配备相应数量的预防艾滋病、远离毒品、无偿献血等相关知识的科普读物,供师生开架阅读或借阅。学校在校园广播、闭路电视、宣传栏、校园网中应设有相对固定的艾滋病防治宣传园地。

  学校各有关部门及团组织、红十字会等,要充分利用每年12月1日“世界艾滋病日”的机会,通过同伴教育、主题班会、绘画、读书活动、知识竞赛、图片展览等多种形式,集中开展具有一定声势的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活动。


第 [1] 页 共[2]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