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徐州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曹新平同志在机关效能建设情况汇报会上的讲话的通知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机关效能建设要真正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还必须实现三个转变。首先,要从思想上求转变。良好的投资与居住环境对招商引资有着重要的影响,正如苏南不少干部常说的那样“招商的功夫在招商之外”,也就是说招商引资离不开环境建设,包括政务环境、法制环境、产业环境、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而在这五大环境中政务环境又是第一位的。从某种程度上讲,政务环境就是生产力,就是竞争力,就是效益。国际上在对发展环境的评价,始终把政务环境放在首位,而政务环境中“司法公正和治安良好”又是重中之重的关键环节,这些都是外商最为关注的问题。当然,受历史传统、文化情结等因素的影响,在思想观念上求转变也不是件很容易的事。徐州受汉文化浸染较深,注重人情是汉文化中一种突出的文化情结,有不少特有的文化现象和社会习俗,比如熟人现象,办很多事情都找熟人,好象熟人关系好就能办得快一些,生人就办得慢些甚至摆在一边,但“熟人”现象又是一把“双刃剑”,既有好的一面,又有不好的一面。再比如,办事情很大程度上靠“找”,该办的事情得“找”过才能办,不该办的事情“找”了也可能办。还有就是重义气,为朋友敢做敢为、胆子特别大,原则、纪律在义气面前往往失灵,这些对树立法制意识、服务意识、效率意识和廉政意识都是有阻碍的。我们提倡办公事要胆大、办私事要胆小,而恰恰有些干部办公事畏首畏脚、瞻前顾后,不愿也不敢承担任何风险,工作中一事当前,首先想到的是乌纱帽会不会受冲击;而面对朋友、哥们的事却敢于大包大揽。所以面对这样的社会传统,要真正在思想上求转变,营造良好的政务环境,就必须从文化根基入手,在思想深处找症结、抓转变,更需要大力提倡零关系、零利益的机关办事作风,引导并推动广大机关干部在思想观念上树立起新的制高点,在法制意识、服务意识、效率意识和廉政意识上有一个大的转变。其次,要从大局中找定位。特别是各部门各单位主要负责同志,一定要树立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思想,自觉为基层服务、为企业服务、为群众服务。自觉摒弃部门利益、单位利益、小团体利益至上的思想,公仇不可无、私仇不可有,主动为经济发展大局服务。第三,要从队伍建设上强素质。干部素质是提高机关效能的关键。能不能把机关效能建设这场硬仗打好、打出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的干部队伍素质,而干部队伍素质的提高不仅仅取决于教育,更重要的取决于我们的制度建设。现代管理理论并不完全强调人的素质,人的素质是可以变化的,在好的制度环境下好人不能干坏事,在坏的制度环境下好人也不一定干好事。所以,建立一支“廉政、勤政、优政”的干部队伍,必须从制度建设上着手,真正建立起“奖勤罚懒、淘劣留良、奖善惩恶”的体制机制,否则机关作风建设就很难落到实处的。下一步,我们要更多地着眼于加强制度建设和人的素质提升。一些地方目前的做法值得借鉴:一是末位淘汰制。这是一个震撼作用比较大的制度,主要是市纪委、监察部门在抓好治理部门乱作为的同时,大力淘汰行政不作为的干部。监察和人事部门可以直接向有关部门提出一些中层干部的调整方案,对不适应岗位要求的干部要坚决调整,特别对那些在中层岗位任职时间长的干部,不能有“没有功劳有苦劳,没有苦劳有疲劳”的迁就心理。因为这些岗位作用非常大,有时甚至会超过部门副职的权力,如果碍于情面不予调整,会影响整个机关的作风建设。二是定期轮岗制。除专业技术岗位外,轮岗的幅度要拓展,在时限上不要局限于五年,三年也可以,特别对于行政审批岗位要加大轮岗力度。三是行政不作为的投票议决制。监察部门根据投诉情况,筛选出反映较为集中的问题,由市四套班子、行风监督员、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集体议决,坚决予以查处。这个制度对于加强干部队伍建设至关重要。


第 [1] [2] [3] [4] 页 共[5]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