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强化药品安全监管,新增、调整社区药店160家,增加纳入医保报销范围药店数量,确保群众用药及时方便和安全有效。年内重点抓好城市药品流通安全监管,努力为居民提供购买方便、价格合理、质量安全的药品,解决群众买药难、价格贵、不放心的问题。(一)健全城市药品供应网络。统筹规划、调整布局,加快社区药店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门诊)的配套建设,新建药店60家,调整布局100家,使城市药店达到470家。积极推进社区药店与医疗保险的有机结合,增加纳入医保报销范围的药店数量。社区药店服务人口覆盖率达到90%以上,保证药品质量,降低药品价格,提高服务水平。(二)进一步完善城市食品药品监管网络。在全市23个街道办事处增加食品药品监管职能、各配备1名专职监管助理员,从156个居委会中选聘468名药品质量监督协管员、信息员,建立健全覆盖区县、街道办、居委会,以食品药品监管部门为主,以助理员、协管员、信息员为辅的城市食品药品监管网络,确保对城市食品药品监管到位。(三)建立基层食品药品安全信息网络系统。构建连接区县、街道办、居委会(社区)的食品药品安全信息系统,定期发布食品药品安全信息、警示信息,曝光食品药品违法案件,收集、传输食品药品监管信息,介绍科学用药知识等。具体工作由市食品药品监管局牵头负责,市卫生、劳动保障、财政、物价、工商、质监、贸易等有关部门配合,各区县、高新区抓好落实。
四、提高饮水质量,年内解决20万群众饮水安全问题,基本完成“村村通自来水工程”。年内计划总投资1.13亿元,新建村村通自来水工程88处,通过联村集中供水、单村集中供水、调水引水和城市自来水管网延伸供水等措施,新解决414个村、20.12万人的吃水安全问题。基本完成村村通自来水工程三年规划目标任务,全市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5%。具体工作由市水利与渔业局负责,有关区县抓好落实。
五、发展绿色蔬菜,基地面积达到24万亩,专卖点达到30处,为城乡居民提供优质绿色蔬菜。以通过国家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品牌认证的蔬菜为重点,全面落实标准化生产技术操作规程,建立健全各项监管制度,严把投入品使用关,引导菜农严格按照绿色蔬菜标准组织生产,新建绿色蔬菜生产基地5万亩,总面积达到24万亩。以中心城区为重点,选择运营规范、经营业绩好、热心蔬菜事业的商贸流通企业和位于人口聚居区辐射面广的市场、超市等,新建绿色蔬菜配送中心3处,总数达到10处;新建专卖点(店)12处,总数达到30处。以基地、配送中心及专卖点(店)为重点,新增绿色蔬菜质量速测点40处,总数达到80处。在全市逐步形成一个完备的绿色蔬菜生产、检测、配送、专卖的绿色消费网络,倡导和促进蔬菜绿色消费,更好地造福城乡居民。具体工作由市农业局会同市贸易局牵头负责,市财政、工商、质监、卫生、交通、环保、食品药品监管等有关部门配合,各区县抓好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