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加强卫生经济管理和药品集中招标工作。在全省率先开展“卫生节约年”活动和“加强医疗机构借贷资金管理”工作,控制医院盲目投资,降低运行成本,促进效益增长,降低医药费用。2006年,市属5家医院与去年同口径比,业务收支比、百元业务收入耗用日常公用支出、人均门诊费用、每床日费用、每出院人次费用等主要指标均有不同程度优化,压缩各类固定资产投资近2000万元。做好政府采购及医疗器械部门集中招标工作,全市县以上医院设备采购预算金额7016万元,实际成交6100万元,节资率为15%。招标项次为169项,设备招标采购率达100%。并启动了18类卫生材料的第二轮招标,产品中标价格总体平均比实际采购价格下降9%,比“八省市”的中标价格下降2.5%。
(四)认真落实医疗帮困措施。完善惠民医院爱心门诊、病房制度,凡符合条件去惠民医院就诊的困难群众,给予优惠医药费的30%-50%;爱心门诊、病房治病,给予住院床位费减免30%、检查费减免20%。惠民医院扩大医疗救助服务人群、下沉惠民医院服务,全市县及县以上医院都开设了爱心门诊、病房(占本院核定床位数的5%)。据统计,市惠民医院已为6367多名低保、特困群众提供医疗服务,共减免医药费用达214.26万余元。
六、坚持自主创新,加强中医药和卫生科技工作
(一)以创建全国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市为契机,努力推进我市中医事业发展。对照《湖州市创建全国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市实施意见》,认真落实第一阶段工作目标。开展市级名中医的评选工作,全市共评选出12名市级名中医。加快培养高层次中医临床人才和基层优秀中医人才,积极开展国家、省、市级中医药进社区示范区(单位)的建设工作,充分发挥中医药“简、便、验、廉”的优势。安吉县通过省级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县的考核验收,吴兴区、南浔区分别创建国家级中医药参与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省级中医药参与社区卫生服务先进区建设,2007年初考核验收。列入省级中医药参与社区卫生服务试点建设单位3个。被确定国家级中医特色专科(专病)建设项目1个,省级专科(专病)建设项目3个;18个在建的市级中医特色专科(专病)建设项目通过中期检查评估发展趋势良好。
(二)加强卫生科技建设。专门制订县区卫生局、市级医院《医药卫生科技教育目标考核标准》,建立健全科技教育目标考核机制,进一步激发卫生领域科技创新能力。2006年科研立项、成果获奖数量和层次均有新的突破,市直属单位省、市级科研立项55项,其中省政府1项、省卫生厅10项。获省、市科研创新奖12项,其中省卫生厅级7项。开展科研评审项目10项。同时,积极实施乡村卫技人员素质提升工程,农村卫技人员参加各类学习、培训人数占农村卫技人员总数的55%。充分发挥市继续教育中心作用,建立全市中、高级人员Ⅰ、Ⅱ类继教学分情况信息库,全年举办国家级、省级Ⅰ类继教项目12项。
七、进一步深化医疗卫生改革
(一)加快卫生管理体制改革。一是健全市、县区、乡镇和村四级公共卫生管理网络。市、县区都建立了由政府分管领导为主任,有关部门参加的公共卫生工作委员会,各乡镇都明确了分管领导,配备了63名乡镇公共卫生专管员和 1113名行政村公共卫生联络员,明确职责;村联络员通过培训持证上岗,并落实补贴。二是深化卫生监督和疾控体制改革。按照上级有关要求,全市共规划设置乡镇派出机构17个,拟新增编制70名。目前,德清县3个分所已全部到位并投入运作;安吉县3个分所已经编委批准,孝丰分所已投入运作;长兴县已下发文件,确定了编制。吴兴区、南浔区卫生监督机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已通过编委批准。三是实行多元化办医。坚持以政府举办公立医疗机构为主,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医疗机构,目前举办社会医疗机构348个,民营医院7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