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四川省“十一五”社会事业发展规划的通知


  (二)大力发展社区卫生,完善城市卫生服务功能。深化城市卫生服务体系改革。完善医疗机构分类管理,积极稳妥地开展城市医疗体制改革试点工作,调整优化城市现有卫生资源,积极引导城市一、二级医院进行结构调整和功能转型,逐步构建以综合医院(专科医院)、中医院、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妇幼保健院为中心,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基础,分工合理、密切协作的新型城市卫生服务体系。

  建立健全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在设区的市及有条件的县级市基本建成机构设置合理、服务功能健全、人员素质较高、运行机制科学、监督管理规范的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逐步建立社区卫生服务的管理信息系统,强化社区临床医师、公共卫生人员和社区护士的培训,严格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人员和技术的资格管理和行为监管,规范服务内容。明确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技术人员的法律地位,依法促进其健康发展。积极支持红十字会开展工作。

  加强城市医疗卫生人才培养。制订完善城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人员培训计划,鼓励医学院校毕业生和医务人员到社区工作。加强卫生人员的规范化培训和继续教育。突出抓好学科学术带头人和人才梯队建设。加强医学重点学科和重点专科建设,加强医学科技攻关及应用基础研究,加大科技成果的转化推广力度。

  (三)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提高疾病预防控制和医疗救治能力。建立健全公共卫生体系和卫生应急机制。全面完成疾病预防控制和医疗救治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强对艾滋病、血吸虫病、结核病、乙型肝炎等传染病以及碘缺乏病、地氟病、包虫病、大骨节病等地方病的防治,加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和职业病的防治工作,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保健,重视精神卫生及疾病防治,加强妇幼卫生保健,切实提高疾病预防控制和医疗救治综合能力。建立健全全省应急指挥与决策系统,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和预警系统及卫生应急保障机制,提高卫生应急处理能力。加强卫生信息系统建设。

  完善公共卫生法律、法规。进一步加强公共卫生立法工作,不断完善适合省情的公共卫生法律、法规。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方针,进一步完善相关规章制度。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全社会的卫生法律意识。

  (四)继承与创新相结合,积极发展民族医药。大力发展中医。按照继承、保护、扶持、发展中医的原则,推进中医药现代化发展。发挥中医药特色和优势,推进中医院的重点专科专病建设和“标准中药房”建设,扩大名院名科规模和影响。实施“精品中医医院战略”,继承和挖掘中医宝库,作好名老中医药专家的学术继承和带徒授业工作。强化中医药科研为临床与预防医学服务的导向性,促进中医基础科研、中医临床科研和中药新药开发的协调发展,进一步推进中医药产业化进程。加强中医院基础设施建设,改革中医药教育模式,努力探索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机制。加大推动农村中医事业发展的力度。

  保护和发展以藏医藏药为主的民族医药。充分发挥师承教育的传统优势,加强对民族医药的发掘、整理、完善和提高。认真作好民族医药文献和药物资源保护。切实加强民族医疗机构基础设施建设,着力培养民族医药人才,促进民族医药发展。

  (五)加强卫生行政能力建设,加大卫生监管力度。加强卫生行政能力建设,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积极发挥政府部门、中介机构和行业自律组织的作用。坚持依法行政,依法管理卫生事业,保护人民合法权益,接受人民群众监督。加强卫生执法体系建设,积极推进卫生综合执法。进一步加强医疗卫生市场整顿,严格规范医疗卫生机构建设和医疗卫生活动,加强医疗卫生机构、从业人员、卫生技术应用等服务要素的准入管理,建立和完善卫生技术人员考核制度。严格对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建设的规范要求,确保医疗质量和安全。严格规范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制度,加强药品市场价格监管,规范医疗机构购药行为。

专栏4 卫生发展重点工程

  疾病预防控制和医疗救治体系建设。全面完成疾病预防控制和医疗救治两个体系建设任务,充实设备,改善条件,完善覆盖网络。

  农村乡镇卫生院设施建设。以民族地区、贫困地区为重点,继续实施农村乡镇卫生院改扩建工程,改扩建农村乡镇卫生院1800个左右,全面完成农村乡镇卫生院建设任务。

  县级医疗保健机构设施建设。以国家重点扶持县、少数民族县为重点,实施县医院、县中医院(民族医院)和县妇幼保健院改扩建工程,改扩建县级医疗保健机构300个。

  社区卫生设施建设。积极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改扩建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社区卫生服务站2000个左右,完成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基本医疗设备的配置,建成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网络。

  五、建设文化强省,不断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一)积极发展文化事业,推进文化产业发展。构建较为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健全四级文化网络,逐步完善文化设施,提高公共文化服务质量和水平。大力推进四川省博物馆、省川剧院、省图书馆等一批文化设施重点项目的建设。逐步完善市、州级公共文化设施。全面充实县级两馆设施建设,力争70%的县级公共图书馆实现网络化管理。加强乡(镇)宣传文化服务中心、村文化活动室和基层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示范点建设。大力支持民族地区建立和完善综合性文化设施,继续实施农村电影“2131”工程。抓好社区文化、老年文化、校园文化建设。改善管理,拓展服务,提高质量和水平。加强哲学社会科学理论建设,构建以省社科院和省委党校为龙头,省内各高校和各级社科研究机构为骨干的哲学和社会科学理论研究网络和体系。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