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发展重点和主要任务
(一)提高运输速度和效率。
1.加快物流基础设施建设。
(1)公路设施建设。以加快建设国道主干线、西部大通道和成渝环线等为重点,全面建成13条进出川大通道。完善路网建设,基本形成市(州)通往成都的快速通道。完成市(州)之间、市县之间的二级公路改造。完善大件公路运输体系,满足重大装备运输需要。加快农村公路建设与改造。到2010年,全省公路预计总里程13.6万公里,高速公路达到3100公里。
(2)铁路设施建设。加强进出川通道建设,开辟新通道。打通内部通道,增强路网灵活性,全面提高运输能力。强化成都枢纽,使点线能力协调发展。以成都北编组站、成都集装箱中心站等项目为重点,把成都建成我国西南最重要的铁路枢纽之一。到2010年,全省铁路达到3500公里,复线里程1446公里,电气化里程3056公里。
(3)航空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枢纽,合理规划支线机场,形成干支合理、密切配合的航空运输网络。建设双流国际机场第二跑道和新候机楼,扩建九寨黄龙机场,新建康定机场和乐山旅游机场。积极增加国际直达航线,完善东南亚航线,争取开通成都至北美、欧洲的直达航线,逐步建立安全、快捷的空中运输平台。到2010年,全省民航机场达到11个。
(4)水运设施建设。加快长江水运主通道建设,完成嘉陵江航道川境段渠化。启动岷江渠化工程,提高岷江通航能力和大件运输能力。进一步提升泸州、宜宾和乐山的港口功能。到2010年,全省通航里程达到1.2万公里。
(5)综合运输网络建设。按照物流运作需要,做好站点布局规划,形成公路、铁路、水路、航空联运网络,发挥整体优势,实现运输服务与物流的融合。
2.推进物流运输服务方式的转变。加快发展多式联运、集装箱、散货、航空快递等,实现物流一体化运作与管理。推广运用标准化、系列化厢式货车、大型拖车及集装箱、散粮车辆,开发使用专用车辆、城市配送车辆。依托集装箱中心站、中转站及散装码头开展各种形式的联运服务。通过推进物流运输服务方式的转变,解决由于运输方式落后和各种运输方式衔接不畅带来的货物在运输过程中的多次搬倒、拆装等问题,提高运输效率,降低物流成本。
(二)培育物流市场和物流主体。
1.培育和规范物流市场。在生产流通领域进一步推广应用现代物流管理技术。重视现代物流管理技术在农业、农村的运用,结合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加快发展农村物流配送。以城市社区为中心,大力发展、完善商业网点的物流配送。积极发展连锁经营、统一配送和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方式,促进流通的现代化。运用供应链管理与现代物流理念、模式与技术实现物资采购、生产组织、产品销售以及再生物品回收的一体化运作。鼓励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按照分工协作的原则剥离和外包物流功能,整合物流资源,突出企业核心竞争力。
规范物流市场。破除物流市场的地方保护和行政垄断,保证物流过程的顺畅。加大物流市场执法力度,严厉打击各种不正当竞争和欺诈行为,维护物流市场秩序。
2.培育现代物流企业。放宽市场准入,取消对物流企业经营范围的限制,鼓励有条件的企业进入物流领域。促进现有运输、仓储、货代、外贸、批发、零售企业的功能整合和服务延伸,加快传统物流企业向现代物流企业的转变。鼓励民营资本进入物流业,发展第三方物流企业。鼓励运输、仓储、配送、货运代理、多式联运等企业通过参股、兼并、联合、合资、合作等多种形式进行资产重组,扩大经营规模,努力培育一批现代物流龙头企业和骨干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