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广西工业重点产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的通知

  10.水泥建材产业
  水泥建材产业是我区传统支柱产业。目前已形成水泥、平板玻璃、建筑及卫生陶瓷、石材、滑石等较为完善的产业格局。2005年,全区建材行业共有规模以上企业401家,从业人员12.3万人;实现工业总产值130.4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51.9亿元;水泥产量 3300万吨, 占全国水泥总产量的比重为 3.18%,列第十位,其中新型干法水泥占35%左右。
  11.现代中药产业
  2005年,我区现代中药加工规模以上企业91家,从业人员2.12万人,加工中药材12万吨,实现工业总产值38亿元、利润总额 4.15亿元、利税总额8.07亿元,分别占全区医药工业的62.49%、62.68%和66.50%,在全国同行业中销售收入排11位、利润总额排8位,利税总额排10位。截至2005年,全区药品生产中药2621个品种(次),涉及剂型28个,中药单品种数为958个。拥有中药新药产品20个,国家中药保护品种34个,荣获广西名牌的21个,中国驰名商标3个。三金、天和、玉林、梧药、金嗓子、花红等6家获得广西质量效益型企业称号,一批代表广西中药现代化崛起的企业群逐步形成。
  12.生物质产业
  我区生物质产业尚处起步阶段。2005年,全区以木薯、甘蔗为原料生产酒精的企业或车间有110多家,酒精生产能力约60万吨,其中年产万吨以上的酒精企业11家,酒精总产量超过30万吨。目前,我区还没有以木薯、石栗树、麻疯树、光皮树、油莎豆等生物质资源为原料进行深加工生产燃料乙醇、生物柴油等生物质能源的企业。生物质能源前期工作正在开展,第一个燃料乙醇项目将获国家核准,开工建设在即。生物柴油原料作物的研究已有一定基础,在植株矮化、提前挂果、提高果仁含油率、提高产量等科研方面取得积极进展。生物质能源原料基地建设布局规划已完成,成型复合燃料研究开发工作加快推进。
  13.海洋产业
  广西海洋产业发展滞后。2005年,全区主要海洋产业总产值197.7亿元,仅占全国海洋产业总产值16987.22亿元的1.16%,在全国 11个沿海省市自治区中排倒数第一位。
  (三)重点产业发展总体目标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区要集中力量,加大投入,倾斜扶持,促进重点产业加快发展。“十一五”工业化进程明显加快,产业集中度明显提高,产业产品链明显延长,产业集群基本形成,产业规模效益较大提高,现代制造业体系初步构建,工业化达到初级阶段的后期水平,2010年工业化率达到2.23。“十二五”工业经济发展加快,现代制造业初具规模,重化工业取得突破性进展,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作用明显,2015年工业化进人中期阶段,工业化率达到3以上。从 2015至2020年,产业结构加快升级,现代制造业水平明显提高,重化型工业特征凸显,高技术产业发展加快,工业化由中期阶段开始向高度化迈进,2020年工业化率达到4-5,工业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部门,成为我区与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中坚力量。
  “十一五”期间,集中力量,加快发展有色金属、汽车机械、石油化工、钢铁锰业、电力工业、制糖、农产品加工、高新技术等重点产业,到2010年,实现工业增加值2060亿元,新增直接就业人员33万人,累计投资3650亿元以上,力争把汽车机械、有色金属、糖及农产品加工培育成为年销售收入超千亿元产业。加快培育壮大林浆纸、水泥建材、现代中药、生物质等产业,以及海洋产业,力争实现工业增加值403亿元,新增直接就业人员11万人,累计投资980亿元以上。
  四、做大做强重点产业
  (一)有色金属产业
  1.资源条件
  我区有色金属资源丰富。铝土矿资源储量7.08亿吨,占全国25.3%,居第二位;锡矿储量98.9万吨金属量,占全国27.8%,居第二位;锑矿储量76.1万吨金属量,占全国 32.5%,居第一位;锌矿储量643万吨金属量,占全国7%,居第五位;铅矿储量151万吨金属量,占全国4.3%,居第十位;钨矿储量34.9万吨金属量,占全国6.6%,居第四位。
  2.市场分析
  我国有色金属精炼产品消费从1995年的450万吨增加到2005年的1585万吨,11年间增长了3.5倍。加上直接进口的加工材料和制品,年总消费量已达到1600万吨,成为世界最大的有色金属消费国。我国有色金属资源消费的迅猛增长使之已成为继石油、铁矿之后最短缺的基础原材料。特别是铜、铅、锌、锡、锑储量不足,与迅速增长的市场需求形成了极大差距。随着我国经济较快增长,国内有色金属市场需求缺口将越来越大,对国际市场的依赖程度将会提高。供求矛盾使有色金属产品价格持续攀升,国内有色金属市场仍有较大空间。
  氧化铝市场分析 2005年全球氧化铝产量6629.2万吨,消费量6710.6万吨,供需缺口81.4万吨。预测2010年全球氧化铝需求量 8450万吨。我国是世界第二大氧化铝生产国, 2005年全国氧化铝产量851万吨,消费需求量1561万吨,进口量702万吨,是全球最大的现货氧化铝进口国。目前国内在建的氧化铝产能1215万吨,预测到2010年国内氧化铝产能达到2215万吨,需求量约2250万吨,氧化铝由严重短缺转变为供需基本平衡。
  电解铝市场分析 2005年全球电解铝产量3185.3万吨,消费量3183.7万吨,供需平衡。预测2010年全球电解铝需求量4100万吨。我国是全球最大的电解铝生产国,2005年全国电解铝产能1070万吨,产量780万吨,需求量706万吨。当前国家正在调整电解铝产业结构,加快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受国家宏观调控的影响,预测2010年我国电解铝产能 1320万吨,产量1150万吨,需求量1120万吨,电解铝供求趋于平衡。
  铝加工市场分析 2005年全球铝加工能力约3525万吨,2005年全球铝材消费量 2800万吨,其中铝板带材1500万吨,铝箔 250万吨,挤压材1000万吨,其他50万吨。预测2010年全球铝材消费量3800万吨。我国是世界第二大铝材生产国,2005年全国铝材加工产量594万吨,消费量588万吨,出口71万吨,进口65万吨。预测2010年我国铝材消费量965万吨,其中挤压材消费量365万吨 (含建筑型材235万吨、工业型材80万吨),压延产品消费量385万吨(铝板带300万吨、铝箔85万吨),铝合金铸件、锻件消费量215万吨。
  3.产业产品链分析
  铝 铝是仅次于钢铁的第二大金属,铝生产体系分为铝原料工业、铝冶炼工业和铝加工业。
  铝原料工业 主要有铝土矿开采和氧化铝生产,包括辅料(氟化铝、冰晶石等)及相关的碳素(炭块、阳极糊)生产,以及三聚磷酸铝系列产品、化学品氧化铝的制造。“十一五”我区铝原料工业的发展重点:桂西铝土矿勘探,氧化铝项目,碳素、氟化铝项目,扩大三聚磷酸铝系列产品产量,开发高纯超细氧化铝、分子筛系列化学品氧化铝、氢氧化铝等深加工产品。
  铝冶炼工业 包括以氧化铝为原料冶炼电解铝和回收废铝熔炼再生铝。“十一五”我区铝冶炼工业发展重点:研究解决电解铝电价偏高问题,铝电结合扩大电解铝规模,在沿海布局再生铝项目。
  铝加工工业 铝加工按加工方式分为挤压、压延和铸造锻造等三类。
  “十一五”我区铝加工发展重点:在电解铝生产规模较大的地区,布局建设大型热连轧生产线,发展高精度铝板带箔材、铝箔坯料、地铁和轻轨车辆用材、汽车和集装箱用材、航空材、复合包装用材、铝合金铸锻件等。
  其他有色金属产业重点发展的产品链为:
  锡 采选矿、锡冶炼、高纯锡、纳米铟锡复合氧化物、硫酸亚锡、无铅钎料、锡易熔合金、锡耐磨合金等。
  铅 采选矿、铅冶炼、无二氧化硫排放一步炼铅、铅锑合金、铅-钙合金等。
  锑 采选矿、锑冶炼、三氧化锑、高纯五氧化锑、高纯锑、锑酸钠、焦锑酸纳、氟锑酸纳、锡锑纳米复合氧化物粉末(ATO)等。
  锌 采选矿、电解锌、高纯锌及锌品、纳米氧化锌、无汞锌锰电池用锌原料、碱锰电池用无汞锌粉、锌基合金、热镀锌基合金、超薄片壮锌粉、锌软磁粉料等。
  铟 铟冶炼、高纯铟、高纯三氧化二铟、纳米级铟锡复合氧化物粉末(1TO)等。
  4.目标及布局
  发展目标 按照“优先发展氧化铝,铝电结合发展电解铝,积极发展铝深加工”的思路,重点建设百色铝工业基地、河池有色金属工业基地。2010年,全区十种有色金属产量 300万吨以上,有色金属工业实现年销售收入 1000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350亿元,新增直接就业4.8万人;氧化铝、电解铝、铝加工产能分别达到500万吨、200万吨、100万吨,铝工业实现年销售收入600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230亿元。
  产业布局 我区铝工业按照“靠近矿山建设氧化铝,靠近电源点建设电解铝,靠近消费地和电解铝企业发展铝加工”的原则考虑项目布局。氧化铝项目主要布局在平果、德保和靖西;电解铝项目主要布局在百色、来宾和河池;铝加工主要布局在南宁、百色、柳州、来宾及沿海;积极推进贵港、南宁等三水铝土矿开发的前期工作。规划建设南丹有色金属新材料工业园区,重点发展有色金属深加工和精加工。注重培育发展接续产业。
  5.重点项目及建设时序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