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流通服务业发展的意见


  2.培育品牌型批发市场,带动工业产业集群发展。以改革管理体制、改变交易方式、改善服务功能、改进经营档次为目标,重点发展100个与服装、鞋类、陶瓷、家具、灯饰、粮油、化工、汽车配件、机电五金、钢材、建材、工业原辅料等加工园区和产业集群相配套的区域性批发市场,增强批发市场对地产工业品的吸纳和辐射功能。

  3.建设专业产品展销街区,开辟工业品流通新渠道。抓住老工业基地加大实施产业结构调整、城市土地置换、“退二进三”等政策的有利契机,加快建设和培育专业化、品牌化、特色化的生产资料、工业品街区,开辟工业品流通新渠道,重点培育50条专业化营销的汽车、工程机械、建筑材料、汽车配件、五金机电、装潢装饰、旅游商品等产品街区,通过专业街区的品牌效应、集聚效应,带动加工制造业的发展。

  4.培育区域性国际会展中心,放大工业都市经济效应。积极挖掘展览资源,改善会展服务,完善展场设施,开发具有产业优势和市场前景的新型展会,培育一批面向国内外市场的专业性展会,引导和促进会展经济向市场化、专业化、品牌化、国际化方向发展。“十一五”期间,会展业年交易额突破1500亿元,沈阳、大连成为国际化的会展中心城市。

  (二)构建农村现代流通体系,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1.加快建设新农村现代流通网络,发展农村连锁经营。组织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构建以县域配送中心为重点、以乡镇店为骨干、村屯店为基础的新型农村流通网络。重点建设100家商品配送中心,发展10000家乡村连锁店,形成集中采购、统一配送的新型农业生产资料营销体系。充分利用农村现有的流通网络资源,大力发展连锁经营,开拓农村市场,推进农村流通现代化。到2010年,连锁经营的便民农家店覆盖80%的村屯和90%的乡镇。

  2.启动“双百”市场工程,培育品牌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加大对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投入力度,提高农产品批发市场经营档次,促进入市农产品质量等级化、包装规格化。通过政策扶持、整合改造、吸引外资等途径,重点建设100个品牌型跨区域流通的农产品批发市场、培育100户重点农产品流通(加工)企业。

  3.发展农民流通合作组织,完善农村市场体系。支持各类农产品营销协会、运销大户、经纪人组织开展信息、技术培训、质量标准认证、市场营销等服务。进一步健全农村市场供求信息网络,实施“农商对接”行动计划,组织观摩采购活动。充分发挥县域商业、供销社和粮食购销企业自身优势,引领农村流通合作组织和农村经纪人队伍发展。重点培育1000个农村流通合作组织,支持100个管理标准规范、服务功能完善、经济效益明显的农产品营销协会。


第 [1] [2] [3] [4] [5] [6] [7] [8] 页 共[9]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