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主要发展目标
1.产业规模
全省材料工业到2010年,销售收入达到500亿元,占全部工业的5.6%,年均递增33.5%。其中:墙体材料100亿元,水泥、玻璃和其他建材190亿元,钕铁硼及制品40亿元,纳米材料20亿元,耐火材料40亿元,陶瓷材料50亿元,煤系高岭土20亿元,新型纤维20亿元,其他新材料20亿元。
2.技术创新
建立新型墙材、建材、钕铁硼磁性材料、纳米材料、耐火材料、陶瓷材料、纤维材料和高岭土材料等8个行业技术创新平台。实现新型墙材制造关键设备、工业固体废物高掺量承重砌块制造工艺、大型煤系高岭土煅烧设备、高档钕铁硼永磁材料生产关键设备、纳米粉体材料后处理和应用工艺等技术突破和产业化应用。开发一批高技术陶瓷产品、复合耐火材料产品和功能纤维产品。
3.结构调整
建筑材料实现非粘土轻型承重墙材规模化生产和应用,新型墙材比例提升到70%,新型干法水泥比例和散装水泥比例均提高到60%。钕铁硼磁性材料中的高档产品达到70%。耐火材料中新型材料的比例超过50%。陶瓷材料高档产品和高技术产品比例达到60%以上。纤维材料、生物医用材料、生态环境材料等领域,形成一批规模化生产销售的品牌产品。各领域清洁生产水平和资源利用水平有较大幅度提高。建材行业工业废渣利用量达到1500万吨以上,万元产值能耗降到4.5吨标准煤以下。
4.产业基地和骨干企业建设
努力发展各具特色的材料工业基地。重点建设太原、运城、阳泉3个磁性材料工业基地和太原新型墙体材料工业基地,以及阳泉白泉耐火材料工业园、阳城建陶工业园、朔州陶瓷工业园,把我省建设成全国磁性材料生产基地和硬质高岭土材料生产基地。
积极培育一批具备较强创新能力的骨干企业。到2010年,形成年销售收入超过3亿元的企业18个,其中建材10个、耐火材料和陶瓷材料5个、纤维材料3个。钕铁硼、高岭土和纳米材料方面形成几个大的生产企业或企业集团。
第三章 行业发展重点
一、建筑材料
1.墙体材料
国家发展改革委要求所有城市2010年底前停止使用实心粘土砖,年产量控制在4000亿块以下。我省有丰富的煤矸石、粉煤灰、石膏以及煤、电等资源优势,靠近京、津等地消费市场,非常有利于发展新型墙材。
“十一五”期间,我省墙体材料发展的主要任务:一是推进新型墙体材料规模化生产和应用,二是提升改造传统生产工艺,发展清洁生产。重点鼓励采用节能、环保技术生产轻质高强承重类新型墙体材料和具有保温节能功能的墙体材料。大力发展煤矸石和粉煤灰承重烧结砖、高掺量工业废渣加气混凝土砌块、轻集料混凝土空心砌块、复合轻质板、粉煤灰陶粒、石膏砌块和条板、轻钢模网等新型墙体材料和结构材料。鼓励废旧墙材再利用。支持大型电厂和大型煤矿利用粉煤灰、煤矸石生产新型墙体材料。推进粉煤灰、煤矸石、镁渣、工业石膏等工业废渣高掺量建材制造工艺和关键设备产业化。完善新型墙体材料应用技术体系,健全、落实新墙材推广专项政策,城市地区限制并逐步禁止生产和使用实心粘土砖。
2.水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