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10年,公路网布局及技术结构更加合理,功能更加完善,各层次间能力匹配,衔接顺畅,以高速公路为运输主通道、一般干线公路为集散通道(次骨架及连接层)、农村公路为出入道路(基础)的综合公路网体系基本形成,公路交通基础设施有效供给能力和服务水平明显提高。全省85%以上的县城1小时上高速公路,农民群众“出行难、运货难”问题基本解决,全省人民均可享受到便捷、公平、安全、机动、高效的公路交通运输服务。
公路通车里程达到11.7万公里(包括2006年全国统一纳入统计口径的村道),路网密度达到75公里/百平方公里。
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3000公里,占公路通车总里程的3.75%。“9横9环”建成5横4环,高速出口达到17个。
一般干线公路通车里程达到13000公里,85%达到二级标准,其中国道90%达到二级标准。设区市与县之间85%实现二级以上公路连接,县与县之间80%实现二级以上公路连接。
农村公路县道通车里程达到1.7万公里,乡道达到3.9万公里,村道达到4.5万公里;所有建制村通公路,建制村“通达”工程建设任务全面完成;实现全省具备条件的建制村通沥青(水泥)路。75%的县道达到三级以上标准,乡道基本达到等级公路,全省农村公路通达深度、技术状况和服务水平得到明显提高,基本解决农民群众“出行难、运货难”问题,为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奠定良好的交通基础。
五、“十一五”公路建设重点
1.建设重点
高速公路重点加强高速公路网中的“九横”建设。续建5个项目,新开工20个项目,五年建设里程1900公里,其中建成1300公里。
山西省“十一五”高速公路续建项目表(略)
一般干线公路重点抓好路面改造、运煤通道、沿黄扶贫干线、旅游干线改造以及纳入“两区”交通专项规划中的项目。总规模5000公里。
农村公路“十一五”期间,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两区”开发,全省农村公路建设8万公里,其中建设“通达”、“通畅”工程5万公里,重点解决767个建制村不通公路和3700个建制村不通沥青(水泥)路问题。建设乡村公路网化项目2万公里,同时结合扶贫开发、旅游矿产资源开发,安排县乡公路改造工程1万公里。
山西省“十一五”各市通达通畅工程建设情况表(略)
2.投资规模
根据规划目标和建设任务,“十一五”期间,公路网建设需投资约900亿元,其中高速公路建设600亿元,干线路网建设100亿元,农村公路建设20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