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五年,是山西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加快新型能源和工业基地建设的关键时期。山西将紧紧抓住国家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战略机遇,继续深入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加快新型工业化、特色城镇化进程,培育优势产业、统筹城乡发展、扩大对外开放,把山西建成国家的新型能源和工业基地,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在中部地区崛起和周边省份竞相发展的格局中走在前面,构建充满活力、富裕文明、和谐稳定、山川秀美的新山西。
公路是山西省主要的交通运输方式之一,要发挥好基础、先导性作用,适应经济社会全面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全面提高的要求,适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就必须统筹协调发展,加快公路基础设施建设。具体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对内构建快速、便捷、机动的公路基础设施网络,对外构建衔接顺畅、能力充分的区域大通道。
山西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出路在于“新兴产业规模化,传统产业新型化”,这两条路的基础是市场空间扩大化,现代、开放、高效的交通基础设施则是扩大市场空间的物质基础。同时,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必然伴随生产方式的转变,即由过去的与初级重工业发展相适应的规模化、标准化生产方式向与高加工度产业发展相适应的小批量、多批次、高价值的灵活生产方式转变。新的生产方式对交通运输水平、能力提出了新要求,并基于维系供应链和信息沟通的需要而对客货运输的时效性提出了更高要求。山西交通要适应和促进全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进程,就必须构建与高度化产业结构相适应的更快速、更便捷、更通畅的公路交通服务体系。
山西处于内陆腹地,具有承东启西、连北接南的特殊地理区位优势,紧邻环渤海经济圈,同时是西部省市进京、向东出海的重要通道。这就要求山西交通必须要发挥承东启西的大通道作用,一方面打通东部通道,积极融入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参与区域间的合作,另一方面,要打通西部通道,带动西部落后地区的发展。
2.全面提升公路基础设施供给能力和服务水平,保持公路交通又快又好发展。
未来五年,经济的高速增长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将产生大量的客货运输需求,全社会运输需求总量将持续快速增长。山西经济的运输强度历来较高,经济发展和公路客货运输增长之间一直呈明显正相关关系,“十一五”山西经济的这一基本特点不会发生质的变化。经济的快速发展要以大规模、高效率、现代化的交通运输服务为基础,因此,要保证经济总量持续、高速增长,山西公路交通必须全面提升供给能力和服务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