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指导思想及发展目标
全市奶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农业发展的意见和新农村建设的文件精神,以农牧业结构调整为主线,以市场为导向,把发展奶业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坚持“政府引导、龙头带动、群众参与”的原则,按照“围绕龙头、突出特色、重点突破、整体推进”的发展思路,充分发挥区域“小规模、大群体”养殖优势,积极培育规模大、档次高、具有现代化管理机制的奶源基地。加快标准化、园区化奶牛养殖和机械化挤奶站建设,提高科技含量和综合服务能力,实现稳定的奶农-乳品企业-市场及技术服务为一体的利益联结机制,推动我市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增加农民收入。
发展目标:2007年,全市奶牛饲养量达到12万头,较2006年增长11%,产奶量达到11万吨,牛奶产值达到1.5亿元,占畜牧业总产值的12%;2006-2010年在全市新建奶牛养殖园区50个(其中60户养殖300头的30个,100户养殖500头的20个),新建机械化挤奶站50个。到2010年畜牧业增加值占农业增加值的比重提高到60%以上,奶牛饲养量达15万头,奶产量达30万吨,牛奶产值达到4亿元,占畜牧业总产值的24%。到“十一五”末,乳品加工龙头企业加工销售UHT液态奶、优质酸奶和干酪素、奶酪等乳制品30余万吨,带动农户5万余户,直接或间接安排就业人员达到1万余人。
三、基本原则
(一)坚持政府引导和市场化运作的原则。根据市场需求和经济效益指导结构调整,通过政府引导,积极鼓励龙头企业、中介服务组织和个人带动、引导农民转变传统的养殖观念和生产经营方式,积极发展与市场需求相适应的奶牛养殖业,从而提高全市奶业整体效益。
(二)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根据区域自然条件、养殖习惯和经济水平实行分类指导。注重发挥市郊、县城郊以及传统奶牛养殖已成规模地区优势,优化区域布局,实现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同时要统筹兼顾种植业结构调整,天然草地生态保护、人工饲草地建设等,做到统一规划,配套进行,从而全面推进全市奶业的发展。
(三)坚持“公司+基地+奶农”等产业化经营模式的原则。大力扶持龙头企业带动更多的农民发展“订单”奶业,按照“公司+中介组织(奶协)+奶农”和“公司+基地+奶农”等多种经营模式鼓励龙头企业建立和完善与农民的利益联结机制。加强奶牛协会等中介组织建设,强化流通和信息服务,通过协会加强政策、信息和技术服务,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把畜牧业结构调整和大力发展奶业转变为广大群众的自觉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