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深化社会事业体制改革。
加快文化体制改革步伐。一是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中发〔2005〕14号),全面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综合试点,积极推进政企、政事和管办分离,加快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步伐,建立健全国有文化资产监督管理体制。二是贯彻落实
国务院《关于非公有资本进入文化产业的若干决定》(国发〔2005〕10号),放宽市场准入,整合文化资源,鼓励和支持民营资本参与文化事业发展。三是支持文化旅游集团公司做大做强,加快文化旅游业发展,搭建全市文化旅游业投融资平台,全面提升成都文化旅游产业的管理水平和竞争实力。
提升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创新“产学研”合作机制,鼓励在蓉高校和科研机构与企业开展多形式合作,促进教学、研究融入产业发展;深化科研院所转制改革,引导开发类科研院所改制成为科技型企业、公益类科研院所实施整合、具有服务职能的科研事业单位转变为科技中介机构,加快培育创新主体;拓宽风险投资渠道,健全科技风险投融资平台;探索建立产权激励和约束新机制,解决高新技术企业智力劳动和成果参与收益分配的问题;加大知识产权扶持、保护力度,健全知识产权保护与服务平台。
完善收入分配制度。进一步完善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职能,整顿和规范收入分配秩序,有效解决社会成员收入分配差距过大的问题;建立规范的公务员工资制度,严格规范职务消费,完善国有企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控制和调节垄断性行业收入水平;建立健全个人收入申报制度,强化个人所得税征管。
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探索完善农民社会保障体系,切实解决进城务工人员社会保障问题。完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逐步探索建立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加快城乡特殊困难群众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完善城镇职工和城镇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和失业保险制度,建立失业保险与促进就业的联动机制。
深化教育、卫生体制改革。合理配置城乡教育资源,优化教育结构,完善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教育投入体制;完善以区(市)县政府管理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大力发展民办教育、职业教育,推进教育创新和改革;健全疫情信息网络体系、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医疗救治体系和卫生监督执法体系,提高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和社会性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扩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面,完善困难群众医疗救助制度。
(三)围绕消除不利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体制机制障碍深化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