⑶ 2008年前完成对城市90%现有建筑物的抗震性能普查,30%按要求进行抗震加固或改造,重大建设工程、生命线工程100%完成抗震性能鉴定,50%得到除险加固。
⑷ 加强防震减灾宣传工作。设立防震减灾科普学校一所,让防震减灾宣传进学校、入社区,各区镇、国营农场和市区中小学开辟防震减灾宣传栏的达到70%,开展防震减灾大规模宣传3次/年。
⒉ 重点项目
⑴ 购置建筑物抗震性能鉴定设备。按照国家、海南省关于新时期防震减灾工作要求,在“十一五”规划期间开展对全市已建建筑物的抗震性能普查和鉴定工作,并要求业主按鉴定结果除险加固。计划购置建筑物抗震性能鉴定仪器一套,投入25万元。
⑵ 按照《海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期防震减灾工作的通知》和《三亚市人民政府关于落实〈海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期防震减灾工作的通知〉的实施意见》的要求,2007年前,购置一辆防震减灾宣传“大蓬车”,作为深入各区、镇和国营农场开展防震减灾流动宣传的必须工具。
⑶ 成立一所防震减灾科普学校。按照《海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期防震减灾工作的通知》的要求,2010年前建立一所防震减灾科普学校。拟选择一所现有学校,配套相关教学设施,计划投入80万元,由市教育局负责实施,市地震局协助。
㈢ 地震应急救援体系建设发展计划
⒈ 基本指标
⑴ 市抗震救灾指挥部各成员单位,市各区、镇、国营农场和大型企业,地震应急预案制定与适时修订的比例达100%。
⑵ 建立三亚地震应急指挥技术系统和地震灾情速报系统。
⑶ 规划期间开展地震应急模拟演练5-10次。
⑷ 购置应急救援设备,组建三亚市地震紧急救援队伍,成立地震紧急救援志愿者队伍,要求各区、镇和国营农场至少有一支志愿者队伍。
⑸ 在完善大东海广场、鹿回头广场、白鹭公园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的配套设施建设的基础上,拟在河西区再选址筹建2处地震应急避难场所。
⑹ 储备救灾物资并完善其构成与配置,拟在河东、河西区各建一个救灾物资储备库,确保地震灾区灾民在48小时内得到基本的生活救助,尽快恢复正常生活秩序。
⒉ 重点项目
⑴ 三亚市地震应急指挥中心建设。城市发生破坏性地震时,通讯设备遭受破坏,通讯瘫痪,救援救灾困难重重。有了地震应急指挥中心,可以在发生破坏性地震时通过通讯卫星功能直接与灾区联系,迅速了解地震灾情,及时向省、国家报送地震灾情信息和寻求国内外救援行动所需信息,在第一时间内有效地组织和指挥抗震救灾行动,最大限度地减少地震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计划投入350万元,2008年前建成投入使用。
第 [1] [2] [3] [4] [5] [6] [7] 页 共[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