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三亚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三亚市防震减灾“十一五”规划》的通知

三亚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三亚市防震减灾“十一五”规划》的通知
(三府〔2007〕30号)


各镇人民政府,各区管委会,市政府直属各单位:
  《三亚市防震减灾“十一五”规划》已经2006年9月14日市政府第七十七次常务会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七年三月九日

三亚市防震减灾“十一五”发展规划

  防震减灾是国家和社会的一项基础性公益事业,是公共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事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大事。做好防震减灾工作,是实践“以人为本”的理念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具体行动。我国新时期防震减灾工作的奋斗目标是:“到2020年,我国基本具备综合抗御6级左右、相当于各地区地震基本烈度的地震的能力,大中城市、经济发达地区的防震减灾能力力争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切实履行政府防震减灾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根据三亚市的地震形势和三亚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和要求,制定本规划。
  一、形势和现状
  ㈠ 三亚市地震地质活动背景
  三亚市是海南省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她所面临的南海有太平洋板块和欧亚板块的交汇点,南部海域又有红河大断裂和琼东南大断裂,具备地震海啸发生的条件;陆地区域方面,九所--陵水大断裂横穿我市,尖峰岭--大吊罗大断裂从邻近我市北部地区穿过,境内则有崖城--雅亮、天涯--高峰、昌城--田独、亚龙湾--南林等8条断裂,具备发生较大地震的地质构造背景。据考证,三亚历史上曾经发生过较大地震。《海南省千年自然灾害史料集》有记载:1724年,崖县地震,全城尽毁。从“全城尽毁”判断,当年地震的震级不小于5级。近25年来,三亚陆地和近海也多次发生小于5级的地震。1982年1月,雅亮发生4.2级地震,造成民房落瓦、墙体破裂,市内有震感;1994年12月和1995年1月,北部湾分别发生6.1级、6.2级地震,我市有震感,楼房摆动,市民惊慌;1996年,藤桥发生3.7级地震;2002年10月三亚近海发生3.9级地震;2004年7月在陵水东南海域先后发生4.2级、4.3级地震,随后的几个月中,又多次发生3级左右地震;1999年以来,我市高峰扎南、藤桥、林旺等地多次发生2级以上地震;2004年和2005年上半年,三亚近海也频频发生微震。地震海啸方面,国内有关专家多次在媒体上指出,东海和南海具备海啸发生的条件;台湾到海南岛一线海区是我国最具发生地震海啸危险的地区。建国以来,我国沿海发生过两次海啸,其中一次就在我市海域,造成一定损失。地震活动具有周期性,近年来三亚及邻区频繁发生地震的现象表明,琼南地震活动已经进入一个新的活跃期,地震活动有所增强。专家预测,三亚及邻区--琼东南和南部及近海海域在“十一五”期间或更长一段时间内存在发生4-5级地震的可能,地震和海啸隐患不容忽视。


第 [1] [2] [3] [4] [5] [6] [7] 页 共[8]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