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坚持以点带面、逐步推进的原则,落实社区、乡镇未成年人教育工作。依托辖区学校等文化教育阵地,巩固和发展以双休日和寒暑假为重点的少儿社区校外活动中心工作,加强管理,丰富内容,切实提高社区和乡村未成年人校外活动的水平和效益。
4、推行学校课外活动领导小组与社区未成年人教育办公室联系制度和学生社区活动反馈等制度,促进学校课外活动和社区校外活动的有效衔接。
5、通过建立市民学校、家长学校,发挥各级家庭教育指导委员会的作用,开展家庭教育培训工作,提高家长科学育子的意识和水平,支持未成年人参加丰富多彩的教育实践活动,配合学校课外活动、少先队活动和社区校外活动的开展。
六、建设高素质的校外教育工作队伍
以健全队伍、提高素质为重点,加强校外教育管理队伍和工作队伍建设,为校外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保证。
1、切实完善和优化各级校外教育管理队伍。把思想好、懂业务、会管理的优秀人才充实到各级管理岗位,健全各级校外教育管理队伍,完善责任机制,提高未成年人校外教育的管理水平。通过从学校、部队、企事业单位选派辅导员到社区工作,真正把社区未成年人社会教育责任落到实处。
2、加强校外教育人才的培养。严格选拔任用专兼职辅导员,加强辅导员队伍的职业道德建设和业务能力培养,制定《兰州市校外辅导员培训办法》,通过多种途径为人才的成长创造条件,着力培养中青年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十一五”时期,全市100%的校外教育专职辅导员和50%以上的兼职辅导员至少轮训一次。
3、聘任在省、市有影响力的文艺、体育、科技和科研工作者,组成校外教育专家顾问队伍,指导校外教育工作的开展,提升校外教育的服务水平。
4、以老干部、老战士、老教师、老专家、老模范“五老”队伍和大学生、青年职工中的志愿者为主,加强社区和乡村校外辅导员队伍建设;以法制副校长、德育辅导员、专业活动辅导员聘任为重点,充实学校课外活动辅导员队伍;充分发挥教育学会、家庭教育指导委员会、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协会等社团组织在未成年人教育中的作用。
七、进一步完善校外教育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
按照“政府主导、社会共建”的原则,切实落实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对未成年人校外教育的领导责任和工作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