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兰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兰州市“十一五”未成年人校外教育事业发展规划的通知

  --校外教育阵地功能得到有效发挥。市少年宫不断改进教学管理,提高服务质量,以活动促培训,每年参加兴趣培训活动的学员达到2万人次,每年获市以上竞赛奖励达到1000人次以上;市少儿图书馆坚持全年全天开放,组织开展读书活动,建立远郊农村学校和社区图书流动阅览站,年接待少儿读者达到25万人次;市儿童艺术剧团排演了大型儿童剧《九色鹿》、《淘淘和小萝卜头的故事》及多台综合文艺节目,每年演出60余场,观众达到6万人次;市新蕾幼儿园开展学前幼儿智力开发和艺术教育实验,较好地发挥了服务社区家庭的作用;《少儿活动专刊》密切配合课外校外活动、少先队活动和家庭教育,年发行量达20万份以上。
  --少儿校外活动场所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在各级政府的支持下,已建成榆中县、皋兰县、永登县青少年活动中心,七里河区少儿活动中心利用现有场所坚持开展兴趣培训活动。兰州市少年儿童社会实践基地建设正式列入《兰州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目标责任书》。
  --主题教育活动持续深入开展。在全市未成年人中广泛深入开展了“心中有祖国、心中有他人”和“我做合格小公民”主题教育系列活动,每年举办10多项倡导示范活动,参加中小学生30万人次以上。
  --课外校外教育辅导员队伍建设得到加强。校外教育专职辅导员队伍稳定、结构合理,兼职辅导员队伍资质合格、适应需求,中小学课外活动聘请辅导员9500多人。
  --校外教育理论研究工作步入规范化轨道。市少儿工作研究会团结校外教育专兼职骨干400余名,通过实施课题计划,开展研讨交流,有效指导校外教育工作实践。会员论文获市级以上奖励423篇,编辑出版了优秀论文集《兰州市校外教育实践与研究》。
  --督导评估成为规范校外教育各项工作的有力手段。围绕校外教育主要工作和重点活动,坚持开展专项督导与综合督导,保证了校外教育的正确方向。
  经过“十五”期间的扎实工作,我市校外教育基本形成了覆盖城乡的网络化格局,营造了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促进了未成年人综合素质的提高,为今后五年校外教育事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我市专业校外教育机构被命名为全国小公民道德建设活动实践基地,先后荣获全国青少年社会教育银杏奖、全省德育工作先进集体、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和全国少年儿童“心中有祖国、心中有他人”主题教育活动优秀组织单位等奖项。
  我市校外教育工作也存在一些薄弱环节,主要是:


第 [1] [2] [3] [4] [5] [6] [7] [8] 页 共[9]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