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县道不少于十米;
(二)乡道不少于五米;
(三)村道不少于三米。
公路建筑控制区的范围划定后,市、县(区、市)公路管理机构应当设置明显的标桩、界桩。
第二十四条 除公路防护和养护需要外,禁止在公路两侧的建筑控制区内修建建筑物和地面构筑物;需要在建筑控制区内埋设管线、电缆等设施的,属县道和乡道的,应当事先征得市或者县(区、市)交通行政管理部门的同意。属村道的,还应当征得村民委员会的同意。
第二十五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占用或者挖掘农村公路、公路用地和公路附属设施。
因基础设施建设或者其他重要工程建设确实需要临时占用和挖掘农村公路、公路用地及公路附属设施的,必须向市或者县(区、市)交通行政管理部门提出申请,经批准后方可临时占用或者挖掘。需要占用、挖掘村道的应当同时征得村民委员会的同意。影响交通安全的,还应当经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批准。
村民委员会决定占用、挖掘村道的,必须征得县(区、市)交通行政管理部门的同意。
挖掘农村公路及公路用地的单位和个人应当按照公路的原有标准,恢复原状或者承担相应的费用。
第二十六条 新建、扩建、改建的农村公路竣工后五年内或者大修的公路竣工后三年内不得挖掘。确需挖掘的,挖掘人应当按本条例第二十五条第二款的规定办理审批手续。经批准挖掘的,申请人应当按照该段公路原建设费用标准的二倍承担修复或者改建公路的补偿费用。
第二十七条 因地下管线设施发生故障需要挖掘农村公路及公路用地进行紧急抢修的,抢修单位可以先行挖掘,但应当立即报告市或者县(区、市)公路管理机构和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并且在二十四小时内补办挖掘手续。
第二十八条 经批准在农村公路及公路用地范围内架设、埋设管线或者设置平交道口的,应当符合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要求。对农村公路及公路附属设施造成损失的,应当予以相应的补偿。
第二十九条 车辆或者车辆载运的物件超过公路限载标准或者限制性通行条件的,不得在农村公路上行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