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在街道(镇)、居委会(村委会)设立艾滋病防治健康教育的宣传栏、墙报、黑板报、墙体标语等,定期更新宣传内容;每个村都要有艾滋病防治知识标语或公益广告牌。
市农业、科技、卫生、文化等有关部门要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积极利用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活动,在农贸集市、节假日活动场所等群众集中的地点,开展形式多样的艾滋病防治和无偿献血知识宣传教育活动。要编制适合农村的艾滋病防治宣传材料,加强农村地区的宣传教育工作。要在农业科技培训、外出务工人员就业培训中,安排艾滋病防治健康教育内容。
3.加强工作场所和校园宣传教育。各级各类机关、单位要在工作场所广泛普及艾滋病防治和无偿献血知识,开展关爱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的宣传教育活动。企事业单位特别是流动人口比较集中的建筑、采矿等行业和大型工程建设单位,要将艾滋病防治政策及相关知识培训纳入职工岗位培训和行业安全教育,每年至少开展1次相关知识的专题教育。有关培训机构要把艾滋病防治和无偿献血知识作为重要的培训内容。公共职业介绍机构要为求职人员免费发放艾滋病防治宣传材料。
教育部门要指导、督促初中以上各级各类学校开展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初中以上学生健康教育处方发放率和换水游戏开展率要达到100%;要配合检验检疫机构做好外教和外国留学生的艾滋病监测管理和出国留学人员的健康教育工作。共青团等群众团体要组织青年学生参加社会关爱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的活动;高等院校要发挥青年志愿者服务组织的作用,在校园内外广泛开展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活动和关爱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的活动。
4.加强对重点人群的宣传教育。各区市政府以及市建委、市劳动保障局等有关部门要认真落实《全国农民工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工程实施方案》,在进城务工人员中广泛宣传预防艾滋病知识。要利用新婚学校、孕妇学校和产前检查、婚前咨询等,加强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知识宣传。要加强对出国劳务人员艾滋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市司法局、市公安局要将艾滋病防治知识纳入被监管人员的常规教育内容。工会、共青团、妇联、红十字会、工商联等团体要充分发挥各自工作网络优势,在继续深入开展“预防艾滋病,健康全家人”活动、“中国职工红丝带健康行动”和“青春红丝带”行动等专项活动的基础上,开展多种形式的预防艾滋病知识和关爱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的宣传教育活动。
5.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应当在出入境口岸加强艾滋病防治的宣传教育工作。
第 [1] [2] [3] [4] [5] [6] [7] 页 共[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