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盐城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盐城市“十一五”工业结构调整和发展规划纲要》的通知

  (六)切实增强大市区经济圈辐射带动能力。把做大城市和加快工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推进市开发区、城南新区、亭湖开发区、盐都新区错位发展,将建区和造城相结合。大市区重点发展汽车制造、成套设备、机械制造、印刷包装、高档纺织、都市型工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不断增强大市区对全市经济发展的辐射和带动能力。
  (七)全力加快推进开发区建设。全面提升开发区整体建设水平,以12个省级开发区和2个化工集中区为重点,科学规划,合理布局,集约开发,特色发展。积极引进关联度大、产业链长的项目,鼓励企业向产业链上下游延伸,拓展产业发展空间,增强集聚、创新和产出功能,促进产业集聚、企业集群。引导县(市、区)开发区向主业突出、特色鲜明方向发展,重点建设特色产业基地,打造区域经济增长极。推进有条件的开发区向高级形态转化,建设具有循环经济特征的新型生态工业园区。进一步提高项目投资强度、技术密集度和投入产出率,依靠增量质态提升,实现节能降耗减排目标,提高集约发展水平。
  四、保障措施和实施机制
  (八)提升企业创新能力。整合科技资源,加强产学研联合攻关,推进科技成果产业化,坚持自主创新与技术引进相结合,大力提高原始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加强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博士后技术创新中心、博士后工作站和高校、科研院所重点实验室建设,充分发挥其在科技创新中的龙头和支撑作用,推进应用技术研发机构进入企业,激发各类企业尤其是民营科技企业的创新活力。采取支持自主创新的财政、税收、金融和政府采购政策,完善自主创新激励机制。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将信息技术与现代管理技术和先进制造技术结合起来,将信息技术应用于产品研发、设计、制造、销售、服务和企业管理的各个环节,全方位构建信息化平台,大力提高企业系统集成化、生产自动化、产品智能化、经营管理网络化以及商务电子化水平。
  (九)做大做强优势企业。进一步深化改革,消除体制性障碍,鼓励企业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并购联合,促进资源向优势企业集中,在更广领域、更大范围和更深层次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低成本扩张。推广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结构,转换经营机制,按照新型工业化发展的阶段特点和要求,完善全市50强工业企业评价认定体系,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的大企业大集团,使其在产品开发、技术创新、市场开拓和经营管理上逐步达到国内外先进水平,增强大企业对工业经济发展的支撑、示范和带动作用。实施品牌战略,鼓励企业创名牌,培育具有较高知名度和竞争力的知名品牌。大力发展民营经济,鼓励全民创业,充分发挥混合所有制、私营个体经济的生力军作用。


第 [1] [2] [3] [4] [5] [6] [7] 页 共[8]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