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具体措施
6.突出制度落实和检查,夯实法制宣传基础。要着眼于建立普法工作的长效机制,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普法工作的各项制度。要注重落实现有的普法工作责任制、重点对象普法、法宣教育经费保障、法制宣传检查考核、普法典型单位培育等制度,确保今年普法工作各项任务全面完成。市局法宣职能部门要按照国家质检总局要求,认真组织检查,重点检查局属事业单位法制宣传和依法治理工作开展情况。各级法宣联络员要切实发挥作用,组织开展好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健全各类工作台帐,及时上报法宣信息,使法宣工作扎实稳步推进。
7.突出培训讲座载体,搞好法律普及工作。法制宣传教育可采用领导干部、公务员和技术机构的法制专题讲座、参加市政府法制办等组织的执法人员行政法培训、新进执法人员上岗法制培训、执法人员专业法轮训、公务员任职前的普法培训、不合格产品生产企业厂长(经理)质量法制学习班、法律知识竞赛等形式,帮助普法对象准确掌握相关法律知识,增强法制意识。要采取政府出资的形式,为食品企业免费培训一万名务工人员,确保食品在生产环节的质量稳定可靠。
8.突出重点宣传对象,分类推进普法工作。要继续把领导干部、行政执法人员、技术机构人员和企业经营人员作为重点对象,根据不同对象的不同特点进行法制宣传教育,落实好学法用法制度。要坚决贯彻中央组织部、中央宣传部、司法部、
全国普及法律常识办公室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领导干部学法用法,提高依法执政能力的意见》,将法制宣传纳入党委中心组学习和处级以上干部轮训内容,坚持领导干部学法日制度,不断增强各级领导干部依法决策、依法管理、依法办事的能力和水平。要通过执法证考试、执法业务研讨、优秀案卷评审和典型案例剖析等形式,狠抓行政执法人员和公务员的法制教育,强化依法行政观念。要组织和参与质检法制工作征文活动,研究法制工作中的问题,交流法制工作经验,提高法制工作有效性。要结合监督抽查后处理工作,通过举办产品质量责任法制学习班等形式,加强对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的质量法制宣传,提高企业经营管理人员依法经营管理能力,帮促企业依法经营,切实提高产品质量。
9.突出大众传媒作用,营造社会质量法制氛围。要积极发挥新闻媒体覆盖面广、渗透力强、社会影响大的优势,充分运用SMG新闻广播中心每周一期的《每周质量提示》、东视新闻娱乐频道每周一期的《质量时空》、新民晚报《春令热线》等专题节目和栏目,通过对投诉热点、典型案例、重大执法活动的报道,上下联动,借力造势,形成报刊有文、电台有声、电视有影的宣传局面,积极反映扶优扶强、打假治劣的成果,大力营造强大的宣传声势,不断扩大质量技监工作的有效性和社会影响,努力在全社会营造浓厚的质量法制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