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铁岭市人民政府批转市人民银行铁岭市金融系统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指导意见的通知

  (五)加速信贷管理机制转换。改进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信贷服务,消除信贷管理制度、机制上的阻碍是前提。各金融机构要积极推动并抓紧建立符合农村中小民营企业、农村专业户发展实际的信用评级、评分体系,使其区别于大中型企业的评级标准,适度降低信贷准入门槛;要给予县域金融机构适当的自主贷款审批权,自主确定贷款对象,自我承担贷款风险,有效解决审批环节多、时间长与中小企业“急、频、小”资金需求的矛盾;要建立权、责、利相统一的激励机制和惩戒机制,既要强化信贷风险控制,又要有利于调动基层信贷营销的积极性;要进一步完善贷款定价机制,给县域金融机构充分的自主定价权,既要体现风险覆盖,又要体现对弱势群体的政策惠及,既要考虑自身的经济效益,更要注重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支持;要合理确定贷款期限,使其基本与生产周期相一致。要通过制度、机制的创新,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特色化、差别化、多样化的信贷服务。

  (六)推进金融服务方式、服务手段创新。加快农村支付体系建设,推广各类支付结算工具在农村的普遍使用,畅通资金汇划渠道,加速农村资金周转。大力开办诸如代收代付、代理保险、家庭理财、政策咨询等中间业务,在农村中心城镇加速开通网上银行、电话银行和自助银行服务,大力推进农民工银行卡特色服务,为农民融资、理财提供便利。积极推进外汇业务向农村延伸,为创汇农业提供资金周转和汇率避险服务。

  三、优化信贷投向,推动农业产业化优化升级

  优化信贷投向,以信贷结构调整促进农村产业优化升级,是金融系统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点工程。

  (一)依托资源优势,大力支持农产品基地建设。根据《铁岭市农业产业化规划》,坚持以农民增收为核心,立足“一村一品”或“数村一品”,采取“聚集项目、捆绑资金、集中投向”的方式,大力支持拥有区域资源优势、品种好、特色鲜明、竞争力强的玉米、高油大豆、蔬菜、生猪、肉鸡、肉牛、鹿、绿色稻米、花卉、花生、渔业等优势农产品基地建设,加快发展特色农业、绿色农业和生态农业,推动形成优势农产品出口基地、龙头企业原料基地和名牌农产品生产基地,夯实农业产业化经营基础。

  (二)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大力支持龙头企业发展。积极推广“公司+农户”、“公司+合作经济组织+农户”等不同的组合模式,采取公司贷款或农户贷款并由公司提供担保等方式,加大信贷资金投入。以农产品工业园区建设为平台,大力支持粮食、水禽、肉制品、乳制品等加工产业集群的建设和发展,支持龙头企业与经纪人、农户建立稳定的产业链接、利益共赢机制,促进产业链条做长、龙头企业做大,真正培育一批拉动能力强、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的农业龙头企业,充分发挥其连接市场和农户的桥梁作用。支持建立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项目库,重点培育和支持一批从事国家、省、市确定的农业产业化开发经营的企业,逐步形成长效的扶持机制。


第 [1] [2] [3] [4] [5] [6] 页 共[7]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