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项目序│项目类型│项目名称│ 项目内容 │实施范围│进度安排│责任单位│
│ 号 │ │ │ │ │ │ │
├───┼────┼────┼───────────────┼────┼────┼────┤
│ 6 │三、循环│石狮市祥│制定方案并组织实施 │ 石狮市 │2006年出│石狮市政│
│ │ 济 │芝海洋渔│ │ │台方案;│ 府 │
│ │农业示范│业综合开│ │ │2007年组│ │
│ │园区建设│发示范区│ │ │织实施;│ │
│ │ │ │ │ │2010年建│ │
│ │ │ │ │ │ 成 │ │
├───┤ ├────┼───────────────┼────┼────┼────┤
│ 7 │ │安溪县芦│制定方案并组织实施 │ 安溪县 │2006年出│安溪县政│
│ │ │ 田 │ │ │台方案;│ 府 │
│ │ │循环型茶│ │ │2007年组│ │
│ │ │ 叶 │ │ │织实施;│ │
│ │ │生产示范│ │ │2010年建│ │
│ │ │ 区 │ │ │ 成 │ │
├───┤ ├────┼───────────────┼────┼────┼────┤
│ 8 │ │南安东田│制定方案并组织实施 │ 南安市 │2006年出│南安市政│
│ │ │农村沼气│ │ │台方案;│ 府 │
│ │ │综合开发│ │ │2007年组│ │
│ │ │利用示范│ │ │织实施;│ │
│ │ │ 区 │ │ │2010年建│ │
│ │ │ │ │ │ 成 │ │
└───┴────┴────┴───────────────┴────┴────┴────┘
┌────┬───┬────┬──────────────┬───┬───┬─────┐
│项目序号│项目类│项目名称│ 项目内容 │实施范│进度安│ 责任单位 │
│ │ 型 │ │ │ 围 │ 排 │ │
├────┼───┼────┼──────────────┼───┼───┼─────┤
│ 9 │四、节│ 绿色照 │公用设施、宾馆、商厦、写字楼│ 全市 │2006- │市旅游、市│
│ │约型社│ 明改造 │、体育场馆绿色照明改造工程;│ │-2007 │政公用事业│
│ │会建设│ │中央空调系统进行节能改造 │ │ 年 │、贸发、体│
│ │ │ │ │ │ │育局、各县│
│ │ │ │ │ │ │(市、区)│
│ │ │ │ │ │ │ 政府 │
├────┤ ├────┼──────────────┼───┼───┼─────┤
│ 10 │ │政府办公│政府机构建筑物空调、照明系统│政府机│2006- │ 各级政府 │
│ │ │楼节能改│节能改造,推广采用高效照明电│ 关 │-2007 │ │
│ │ │ 造 │器产品。按照建筑节能标准改造│ │ 年 │ │
│ │ │ │的公共建筑面积要达到政府机构│ │ │ │
│ │ │ │建筑总面积的60%。 │ │ │ │
├────┤ ├────┼──────────────┼───┼───┼─────┤
│ 11 │ │ 城市路 │对城市路灯进行节能改造:利用│中心城│2006- │市政公用事│
│ │ │ 灯改造 │光控技术对路灯进行开关;利用│ 市 │-2007 │ 业局 │
│ │ │ │CPU处理技术对路灯进行分时段 │照明系│ 年 │ │
│ │ │ │电压供给。改造率达80%。 │ 统 │ │ │
├────┤ ├────┼──────────────┼───┼───┼─────┤
│ 12 │ │节能监测│建立以市能源监测中心为主要依│ 全市 │2006年│市编办、经│
│ │ │能力建设│托的节能监管体制和监管机制,│ │ │委、财政局│
│ │ │ │购置节能监测仪器、设备;提高│ │ │ │
│ │ │ │节能执法和节能监测(监察)的│ │ │ │
│ │ │ │能力。 │ │ │ │
├────┤ ├────┼──────────────┼───┼───┼─────┤
│ 13 │ │泉州市城│中心市区中水回用管网建设;供│泉州市│2006- │市政公用事│
│ │ │ 市 │排水防渗改造建设,推广使用中 │中心市│-2007 │ 业局 │
│ │ │供排水改│水。城市中水利用率达90%以上 │ 区 │ 年 │ │
│ │ │ 造 │。 │ │ │ │
├────┤ ├────┼──────────────┼───┼───┼─────┤
│ 14 │ │农业节水│山美灌区农业节水示范项目建设│泉州市│2006- │市农业局、│
│ │ │示范项目│:推广节水灌溉方式和节水技术 │山美灌│-2007 │水利局 │
│ │ │ │,提高灌溉水有效利用率。改善│区管理│ 年 │ │
│ │ │ │灌溉面积10.09万亩;恢复灌溉 │ 处 │ │ │
│ │ │ │面积2.9万亩。 │ │ │ │
├────┤ ├────┼──────────────┼───┼───┼─────┤
│ 15 │ │蓄水工程│金鸡拦河闸重建工程 │金鸡拦│2006年│ 市水利局 │
│ │ │ │ │河闸管│ │ │
│ │ │建 设 │ │ 理处 │ │ │
├────┤ ├────┼──────────────┼───┼───┼─────┤
│ 16 │ │森林蓄水│水源涵养林和水土保持林保护、│ 全市 │2006年│ 市林业局 │
│ │ │ 保土 │改造,优化树种结构,提高森林│ │ │ │
│ │ │ │总体质量,发挥森林的生态效益│ │ │ │
│ │ │ │,增强森林蓄水保土功能。增加│ │ │ │
│ │ │ │蓄水量0.65亿立方米。 │ │ │ │
├────┼───┼────┼──────────────┼───┼───┼─────┤
│ 17 │四、节│ 标准厂 │标准厂房及配套设施建设:按照│ 全市 │2006年│市经委、各│
│ │约型社│ 房建设 │“集中、集聚、集约”原则,建│ │ │县(市、区│
│ │会建设│ │设工业企业生产、区内基础设施│ │ │ )政府 │
│ │ │ │配套完善的多层标准厂房。一期│ │ │ │
│ │ │ │工程建设标准厂房500万平方米 │ │ │ │
│ │ │ │。 │ │ │ │
├────┼───┼────┼──────────────┼───┼───┼─────┤
│ 18 │ │废钢铁回│依托晋江和安溪的钢铁冶金企业│ 全市 │2006年│市贸发局、│
│ │ │收与利用│,建立沿海和山区的废钢铁回收│ │ │各县(市、│
│ │ │ │网络,回收废弃钢铁,作为钢铁│ │ │ 区)政府 │
│ │ │ │企业的生产原料及扶持利用废旧│ │ │ │
│ │ │ │钢铁深加工企业。全市废钢铁回│ │ │ │
│ │ │ │收利用率达90%。 │ │ │ │
├────┤ ├────┼──────────────┼───┼───┼─────┤
│ 19 │ │废纸回收│大力回收利用废纸,推广使用再│ 全市 │2006年│各县(市、│
│ │ │ 与利用 │生纸,降低造纸木材的消耗。鼓│ │ │ 区)政府 │
│ │ │ │励永春、南安等造纸企业利用废│ │ │ │
│ │ │ │纸生产和开发再生纸产品。全市│ │ │ │
│ │ │ │废纸回收利用率达到100%。 │ │ │ │
├────┤ ├────┼──────────────┼───┼───┼─────┤
│ 20 │ │废瓷回收│在建陶、陶瓷工艺企业集中区,│建陶、│2006年│晋江市、南│
│ │ │ 与利用 │建设废瓷回收利用生产基地,利│陶瓷行│ │安市、德化│
│ │ │ │用废弃陶瓷作为建陶生产原料或│ 业 │ │ 县政府 │
│ │ │ │生产陶瓷工艺品等。废瓷回收利│ │ │ │
│ │ │ │用率达80%。 │ │ │ │
├────┼───┼────┼──────────────┼───┼───┼─────┤
│ 21 │ │废橡胶回│利用废橡胶生产再生胶、活化胶│ 全市 │2006年│市贸发局、│
│ │ │收与利用│粉、防水材料等产品;废旧轮胎│ │ │各县(市、│
│ │ │ │翻新等。全市废橡胶回收利用率│ │ │ 区)政府 │
│ │ │ │达到100%。 │ │ │ │
├────┤ ├────┼──────────────┼───┼───┼─────┤
│ 22 │ │ 林业废 │竹林竹材加工下脚料生产竹材胶│ 全市 │2006年│市林业局、│
│ │ │ 弃物综 │合扳;加大对林业废弃物综合利│ │ │各县(市、│
│ │四、节│ 合利用 │用技术的研究,发展林业深加工│ │ │ 区)政府 │
│ │约型社│ │,提高林业废弃物的综合利用率│ │ │ │
│ │会建设│ │。全市林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 │ │ │
│ │ │ │到90%。 │ │ │ │
├────┤ ├────┼──────────────┼───┼───┼─────┤
│ 23 │ │建筑垃圾│建筑垃圾、废弃混凝土等回收利│ 全市 │2006年│市建设局、│
│ │ │再生利用│用生产新型建筑材料。建筑垃圾│ │ │各县(市、│
│ │ │ │回收利用率达60%以上。 │ │ │ 区)政府 │
├────┤ ├────┼──────────────┼───┼───┼─────┤
│ 24 │ │电子废弃│组建电子废弃物收集网络和电子│ 全市 │ │ │
│ │ │物回收利│废弃物处理中心。 │ │2006年│市贸发局、│
│ │ │ 用 │电子废弃物收集率达到80%;资 │ │ │电子公司、│
│ │ │ │源化率达到60%。 │ │ │各县(市、│
│ │ │ │ │ │ │区)政府 │
├────┤ ├────┼──────────────┼───┼───┼─────┤
│ 25 │ │劣地治理│崩岗侵蚀,劣地治理与利用,将│安溪县│2006- │市国土资源│
│ │ │ │崩岗侵蚀劣地治理为工业用地和│ │-2007 │局、安溪县│
│ │ │ │农业用地。 │ │ 年 │ 政府 │
│ │ │ │治理崩岗4099个,面积8084公顷│ │ │ │
│ │ │ │。 │ │ │ │
├────┼───┼────┼──────────────┼───┼───┼─────┤
│ 26 │五、循│桔杆的循│经清洗、消毒、水解,生产有机│种植业│2006年│市农业局、│
│ │环型农│ 环利用 │肥料,直接还田,实现桔杆的循│集中地│ │各县(市、│
│ │业建设│ │环利用;直接还田,改良农田,│ 域 │ │ 区)政府 │
│ │ │ │提高肥力。 │ │ │ │
├────┤ ├────┼──────────────┼───┼───┼─────┤
│ 27 │ │种植业清│种植业物质投入减量化;新型肥│全市农│2006年│市农业局、│
│ │ │ 洁生产 │料使用;可降解的地膜研究开发│ 村 │ │各县(市、│
│ │ │ │推广应用。 │ │ │ 区)政府 │
│ │ │ │ │ │ │ │
├────┤ ├────┼──────────────┼───┼───┼─────┤
│ 28 │ │芦柑生产│利用先进的芦柑商品化处理机械│永春县│2006年│市农业局、│
│ │ │基地建设│,提高芦柑商品品质和国际市场│ │ │永春县政府│
│ │ │ │竞争力,增加出口商品量;在芦│ │ │ │
│ │ │ │柑深加工企业中,引进高端管理│ │ │ │
│ │ │ │人才和技术人才,开发特色芦柑│ │ │ │
│ │ │ │系列产品,建立健全芦柑产品的│ │ │ │
│ │ │ │营销网络。 │ │ │ │
├────┼───┼────┼──────────────┼───┼───┼─────┤
│ 29 │五、循│规模化畜│推广立体生态种养模式等先进养│全市农│2006- │市农业局、│
│ │环型农│禽养殖场│殖技术、推广先进适用的综合治│ 村 │ - │各县(市、│
│ │业建设│ │理模式(猪-沼-果、林、草、 │ │2007年│ 区)政府 │
│ │ │ │渔)。 │ │ │ │
│ │ │ │ │ │ │ │
├────┤ ├────┼──────────────┼───┼───┼─────┤
│ 30 │ │林业“三│木(竹)材剩余物、废弃物加工│林材资│2006年│市林业局、│
│ │ │剩物”回│生产林产品(高品质活性碳、纤│源丰富│ │各县(市、│
│ │ │ 收利用 │维板、刨花板等),实现林业三│地域、│ │ 区)政府 │
│ │ │ │剩物的循环利用,减少对的环境│林业加│ │ │
│ │ │ │的污染,节约原料。 │工企业│ │ │
├────┼───┼────┼──────────────┼───┼───┼─────┤
│ 31 │ │推广节水│在高耗水行业、重点用水企业生│石材、│2006- │市经委、各│
│ │ │技术、工│产过程中,推广节水工艺、技术│ 漂染 │-2007 │县(市、区│
│ │ │ 艺 │和设备,提高用水效率;开发、│等行业│ 年 │ )政府 │
│ │ │ 与产品 │生产和推广低水耗的用水产品,│ │ │ │
│ │ │ │降低水耗;加快淘汰落后的高耗│ │ │ │
│ │ │ │水工艺、设备和产品。工业用水│ │ │ │
│ │ │ │重复利用率达50%。 │ │ │ │
├────┤ ├────┼──────────────┼───┼───┼─────┤
│ 32 │ │中水利用│ │石化、│2006- │市经委、各│
│ │六、循│ │推广废水重复利用技术,提高水│造纸、│-2007 │县(市、区│
│ │环型工│ │的循环利用率。工业用水重复利│冶金等│ 年 │ )政府 │
│ │业建设│ │用率石化达90%、造纸达60%、冶│ 行业 │ │ │
│ │ │ │金达90%。 │ │ │ │
├────┤ ├────┼──────────────┼───┼───┼─────┤
│ 33 │ │ 节水器 │节水器具的开发与生产,加大科│水暖行│2006年│市科技局、│
│ │ │ 具研发 │研力度,开发系列产品。 │ 业 │ │市经委、南│
│ │ │ │争取产品列入国家节水产品目录│ │ │ 安市政府 │
│ │ │ │。 │ │ │ │
├────┤ ├────┼──────────────┼───┼───┼─────┤
│ 34 │ │ 集控区 │企业污水经污水处理中心集中处│各工业│2006年│市环保局、│
│ │ │污水利用│置、净化,进行回用。 │集控区│ │各县(市、│
│ │ │ │提高污水回用率。 │ │ │ 区)政府 │
├────┤ ├────┼──────────────┼───┼───┼─────┤
│ 35 │ │推广清洁│发展纺织鞋服节水型漂染技术、│纺织鞋│2006- │市经委、市│
│ │ │生产技术│生物酶水洗技术、无苯胶生产,│服行业│-2007 │环保局、各│
│ │ │ │减少污染物产生。选择若干企业│ │ 年 │县(市、区│
│ │ │ │,通过系统技术改造,加强管理│ │ │ )政府 │
│ │ │ │,实现系统能源效率达到或接近│ │ │ │
│ │六、循│ │世界先进水平,污染物接近或达│ │ │ │
│ │环型工│ │到“零”排放。 │ │ │ │
│ │业建设│ │ │ │ │ │
├────┤ ├────┼──────────────┼───┼───┼─────┤
│ 36 │ │企业清洁│在泉州市选择一些出口加工型企│相关行│2006- │市经委、市│
│ │ │生产试点│业和化纤、水洗、漂染、电镀、│ 业 │-2007 │环保局、各│
│ │ │ │食品、制鞋等重污染企业进行清│ │ 年 │县(市、区│
│ │ │ │洁生产试点,推进环境管理体系│ │ │ )政府 │
│ │ │ │认证工作。有一批企业通过清洁│ │ │ │
│ │ │ │生产认证。 │ │ │ │
├────┤ ├────┼──────────────┼───┼───┼─────┤
│ 37 │ │推行ISO1│鼓励各种组织和企事业单位开展│相关行│2006- │市质监、环│
│ │ │4000环境│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特│ 业 │-2007 │保局、各县│
│ │ │管理体系│别是出口加工型企业和重点工业│ │ 年 │(市、区)│
│ │ │ │企业,推行ISO14000环境管理,│ │ │ 政府 │
│ │ │ │提高清洁生产水平。有一批企业│ │ │ │
│ │ │ │通过认证。 │ │ │ │
├────┤ ├────┼──────────────┼───┼───┼─────┤
│ 38 │ │黄金尾矿│利用黄金尾矿分选出来的有效矿│福建省│2006年│市国土资源│
│ │ │综合利用│物成份,生产陶瓷色釉等,对尾│ 双 │ │局、德化县│
│ │ │ │矿进行综合利用。黄金尾矿综合│旗山金│ │ 政府 │
│ │ │ │利用率在80%以上。 │ 矿 │ │ │
├────┤ ├────┼──────────────┼───┼───┼─────┤
│ 39 │ │石粉碎石│利用石粉、碎石生产新型建材、│南安、│2006- │市建材办、│
│ │ │综合利用│工艺品等综合利用,进一步延伸│惠安、│-2007 │南安、惠安│
│ │ │ │石材产业链。实现石粉利用率达│安溪、│ 年 │、安溪、洛│
│ │ │ │80%以上。 │洛江、│ │江、晋江等│
│ │ │ │ │晋江等│ │县(市、区│
│ │ │ │ │县(市│ │)政府 │
│ │ │ │ │、区)│ │ │
├────┤ ├────┼──────────────┼───┼───┼─────┤
│ 40 │ │ 煤矸石 │ │安溪县│2006年│市煤炭公司│
│ │ │综合利用│加快安溪煤矸石发电厂二期建设│ │ │、安溪煤矸│
│ │ │ │步伐,新增煤矸石发电机组5万 │ │ │ 石发电厂 │
│ │ │ │千瓦。 │ │ │ │
├────┤ ├────┼──────────────┼───┼───┼─────┤
│ 41 │ │ 粉煤灰 │回收粉煤灰作为建筑用材;在砂│ 全市 │2006- │市建材办、│
│ │ │综合利用│浆和混凝土中作掺合料用于路基│ │-2007 │交通、农业│
│ │ │ │混合料和筑路堤;改良粘性土壤│ │ 年 │局、各县(│
│ │ │ │和酸性土壤、复土造地。粉煤灰│ │ │市、区)政│
│ │ │ │利用率达60%。 │ │ │ 府 │
├────┤ ├────┼──────────────┼───┼───┼─────┤
│ 42 │ │工业锅炉│改进工业锅炉燃烧装置和炉型结│ 全市 │2006- │市经委、各│
│ │ │和工业窑│构,采用新型建炉材料;鼓励采│ │-2007 │县(市、区│
│ │ │ 炉改造 │用循环硫化床等洁净燃烧技术;│ │ 年 │ )政府 │
│ │ │ │淘汰落后工业窑炉,推广余热利│ │ │ │
│ │ │ │用技术;热力管网保温技术;采│ │ │ │
│ │ │ │用变频技术、比例阀、传感技术│ │ │ │
│ │ │ │对窑炉进行改造。工业锅炉和窑│ │ │ │
│ │ │ │炉运行热效率分别提高5个百分 │ │ │ │
│ │ │ │点和10个百分点。 │ │ │ │
├────┼───┼────┼──────────────┼───┼───┼─────┤
│ 43 │六、循│区域热电│建设热、电、气三联供和热、电│钢铁、│2006- │市经委、各│
│ │环型工│联产与余│、冷三联供,将分散式供热锅炉│水泥、│-2007 │县(市、区│
│ │业建设│热余压利│改造为集中供热;水泥行业重点│造纸、│ 年 │ )政府 │
│ │ │用 │在水泥生产线建设中低温余热发│纺织、│ │ │
│ │ │ │电装置;造纸、纺织、印染等行│印染、│ │ │
│ │ │ │业鼓励冷凝水回收及锅炉压差发│化工等│ │ │
│ │ │ │电;化工行业鼓励余热利用。成│ 行业 │ │ │
│ │ │ │片供热区实行热电联产。 │ │ │ │
├────┤ ├────┼──────────────┼───┼───┼─────┤
│ 44 │ │ 电机系 │淘汰落后低效电动机,鼓励采用│ 全市 │2006- │市经委、各│
│ │ │ 统节能 │高效节能电动机;推广变频调速│ │-2007 │县(市、区│
│ │ │ │等先进的节电技术,实施系统优│ │ 年 │ )政府 │
│ │ │ │化改造;推广使用侍服电机及永│ │ │ │
│ │ │ │磁电机、电机功率因素控制器及│ │ │ │
│ │ │ │调节器,大功率电机采用就地补│ │ │ │
│ │ │ │偿技术。电机节能改造达80%以 │ │ │ │
│ │ │ │上。 │ │ │ │
├────┼───┼────┼──────────────┼───┼───┼─────┤
│ 45 │七、循│节能技术│推行合同能源管理服务新机制,│ 全市 │2006-2│市经委、各│
│ │环型服│服务体系│提高节能技术服务水平,促进先│ │007年 │县(市、区│
│ │务业建│市场化示│进实用技术在中小企业的推广应│ │ │ )政府 │
│ │ 设 │范 │用。 │ │ │ │
├────┤ ├────┼──────────────┼───┼───┼─────┤
│ 46 │ │“数字环│水质自动监控网络、城市空气质│ 全市 │2006- │市环保局、│
│ │ │保”工程│量自动监控网络、重点污染源在│ │-2007 │各县(市、│
│ │ │ 建设 │线监控网络、环境信息网络、生│ │ 年 │ 区)政府 │
│ │ │ │机动车尾气监控网络等。 │ │ │ │
├────┤ ├────┼──────────────┼───┼───┼─────┤
│ 47 │ │泉州湾河│建立省级湿地保护区,将泉州湾│泉州湾│2006年│市林业局、│
│ │ │口湿地生│内现存的6891公顷都纳入保护区│河口地│ │农业局、海│
│ │ │态旅游开│,开发湿地生态旅游项目。 │ 区 │ │ 洋渔业局 │
│ │ │ 发 │ │ │ │ │
├────┤ ├────┼──────────────┼───┼───┼─────┤
│48 │ │“绿色饭│运用安全、健康、环保理念,在│星级以│2006- │ 市旅游局 │
│ │ │ 店” │全市星级饭店开展以减少环境污│上饭店│-2007 │ │
│ │ │工程创建│染、节能降耗为核心内容的“绿│ │ 年 │ │
│ │ │ │色饭店”创建。“全市绿色饭店│ │ │ │
│ │ │ │”创建率达80%以上。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