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郑州市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调整的主要措施
(一)统筹规划、合理定位,着力做好国有经济产业选择和企业产权结构的优化。
在准确把握国有资本功能、充分考虑行业特点的基础上,统筹规划,合理定位,分类实施,进一步调整国有资本在行业间的分布。重点发展基础设施、基础产业和公用行业、高新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对于不具有明显竞争优势和盈利能力的竞争性行业,国有资本应通过企业改制、资产重组和关闭破产等方式,实现部分或全部退出。
推进投资主体多元化,优化企业产权结构,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以引进战略投资者为重点加快市属企业重组,吸引有利于企业长远发展的有实力的各类企业参与国有企业的改革重组,着眼于提高产业关联度和集中度,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和重组主体多层次化,包括引进中央、省大型企业投资参与我市重要项目建设,促进市属国有企业与国内外大公司大集团的重组,引导市属国有企业之间及其子公司的重组,支持市属国有企业与县(市、区)属国有企业之间的重组整合。通过改革重组,有计划、有重点地发展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骨干企业和具有竞争力的企业集团,把有规模优势、竞争实力和产品特色的骨干企业进一步做强做大。
多层面推进企业产权制度改革,鼓励整体改制。集团层面保持国有独资的,应鼓励子公司层面产权多元化,引入新机制,增强企业活力,充分调动经营者和广大职工的积极性。
1.对涉及城市安全、公共利益的领域和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行业的优势企业,要力争保持国有经济的控股支配地位。对重点优势企业给予政策和资金支持,引导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有选择、有限度的引进战略投资者,实现部分企业投资主体多元化,以国有资本控制、带动更多的社会资本。在引导、带动其他经济成份共同发展的同时,保持并不断增强国有经济的控制力。
---供水、供热、供气、排水和城市公交等市政公用事业企业。要兼顾公益性和经营性,一方面要保证国有资本必要的增量投入,不断完善管网等基础资源建设,另一方面要结合建立政府特许经营制度,通过资产重组、合资合作和组建资产营运公司等形式,吸引社会资本投资并参与国有企事业单位的产权制度、经营方式改革,逐步形成国有经济控制基础资源、保障基本服务、维护城市安全、其他多种经济成分有序竞争的格局。
---道路、桥梁等基础设施和交通运输企业。要在统筹规划和有序开发的前提下,根据国家有关政策规定,积极推行国有资本和社会资本合作投资运营的模式,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提升基础设施运营的市场化水平,不断扩大投资规模,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综合服务功能。
---金融、投资企业。加大对地方金融的支持力度,发挥金融对经济的核心作用。做大做强郑州市商业银行。以政府为主导,以市场为导向,引资引智,优化股权结构,完善公司治理,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增强持续发展能力。条件成熟时,争取省政府的支持,以郑州商业银行联合中原城市群中优质城市商业银行为主体,整合省内基础较好、资产优良的城市商业银行和部分城市信用社或其他金融机构,吸引社会资本和战略投资者,通过资本重组、增资扩股等股份制改造方式组建中原发展银行,形成布局合理的经营网络,并逐步使之成为具有河南品牌、业务范围遍及全国的股份制商业银行。
发展壮大信托业和投资公司。支持百瑞信托和市建投公司的发展,积极与国内外金融机构进行合资、合作,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使之成为城市基础设施的投融资中心。
建立风险投资公司。支持有较好发展前景但缺乏资金的中小企业,充分发挥资金效益,促进中小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
完善中小企业担保机制。以郑州中小企业担保公司为依托,加速构建中小企业投融资信用担保体系,对已有相对分散、规模小的担保公司进行重组,通过增资扩股等形式吸引民间资本参与,培植有实力的担保公司,切实帮助中小企业解决融资难的问题。
组建金融控股集团。以郑州市商业银行、百瑞信托和市建投公司等企业为平台,联合有实力的大企业,组建金融控股集团,增强资本实力,实现集约化经营,提升区域形象。增强地方金融在郑州区域金融中心的地位,更大发挥地方金融对区域经济、中原崛起战略的支撑作用。
---会展企业。通过委托具有管理经验的管理团队,提高郑州会展中心的知名度和管理水平,经过3-5年的努力,使中国郑州国际会展有限责任公司发展成为以区域性会展为基础、国际性会展为主导的大型会展企业,使之在把郑州市建成中西部会展之都和中国会展名城的过程中发挥骨干和核心作用。
---文化、传媒企业。以郑州商都文化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为依托,加强资本运作,吸引资本市场资金,加快郑州文化产业的开发建设。广播电视、新闻出版、报纸等行业领域,要以集团化、产业化为方向探索推进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在国家政策允许的范围内,积极探索产权多元化的模式,逐步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资产运营模式和企业运行机制,切实增强把握舆论导向、推进思想道德建设、传播先进文化的能力。同时,要兼顾经济效益,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盐业企业。不断巩固盐业专营的控制地位,保证盐业市场的稳定和合格碘盐供应,不断开发营养盐等新一代盐产品,加强工业盐经营管理,切实增强基本保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