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旅游标准化建设。继续深入抓好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星级宾馆、A级旅游景区、全国工农业旅游示范点的认证工作,开展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县的试点工作。结合我省实际加紧制订生态旅游、乡村旅游、省级旅游度假区等旅游产品标准以及自驾车、温泉旅游、生态旅游等专项旅游产品标准。积极研究制订旅游购物点、导游管理公司、旅游星级饭店设计建设、旅游规划编制技术等方面的标准。按照世界旅游组织标准加快四川旅游卫星帐户(TSA)建设。
(3)旅游信息化建设。按照国家“金旅工程”建设要求,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以网络建设和人才培养为基础,以旅游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为核心,全面贯彻落实《四川省旅游信息化建设总体规划》、《四川省旅游基本信息资源规范》和《四川旅游行业等级评定信息化建设细则》,加快行业信息化推广和应用。完善和拓展四川旅游信息网络综合平台建设,推进旅游电子商务应用。运用信息化手段加强对景区生态环境的监控。
2.优化旅游市场秩序。按照属地管理原则进一步强化行政区域旅游市场监督管理第一责任人的责任意识,重点加强交通、购物、文艺演出、旅行社、导游等综合整治。发挥业界和协会作用,推进诚信体系建设。
(1)强化联合执法力度。加强部门和区域联合执法,健全旅游执法体系。深入开展打假打非,坚决取缔无证无照非法经营活动。严肃查处旅行社以承包、挂靠等方式向门市部转让或变相转让经营权,不与聘用导游签订劳动合同、违规收取保证金,拒付、拖欠导游人员劳动报酬以及虚假宣传、低价恶性竞争等违规行为。坚决制止私拿回扣,欺诈游客,损害旅游者合法权益的违规行为。严厉打击驾驶导游人员违反团队运行计划擅自增减旅游项目、强制消费、降低服务标准以及强索小费、私拿回扣等违规行为。严禁强制地接,严肃查处各种形式的地方和部门保护主义。
(2)推进诚信体系建设。按照国家旅游局开展“诚信旅游活动”的总体要求在全省范围内全面开展“诚信旅游活动”,规范行业管理和旅游市场秩序。建立旅游企业信誉等级评估、公告体系和违规记录公示制度,完善旅行社诚信经营机制。深入扎实地开展各种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抓好青年文明号、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行业精神文明示范窗口等各项评选和后续管理工作,及时总结和推广先进经验。
(五)入境旅游市场拓展。
1.打造具有国际吸引力和竞争力的旅游品牌。按照高标准、高水平、高质量和国际化要求,在继续完善和提升九寨沟-黄龙、峨眉山-乐山大佛、都江堰-青城山等现有入境旅游热点品牌的基础上进一步打造生态旅游、文化旅游和乡村旅游三大旅游品牌。
(1)生态旅游品牌。抓住我省大熊猫成功申报2008北京奥运会吉祥物、成功申报世界自然遗产等有利契机,重点打造大熊猫旅游品牌。加强大熊猫原生环境的保护,加快大熊猫旅游精品线路开发,高标准、高水平规划建设好成都大熊猫生态园、卧龙中华大熊猫园、碧峰峡大熊猫基地等景区。在全省所有境外旅游相关促销宣传品中,广泛采用“大熊猫”品牌。
(2)文化旅游品牌。利用“太阳神鸟”成为中国文化遗产标志的契机,重点打造太阳神鸟旅游品牌。加快开发以金沙遗址、三星堆为代表的古蜀历史文化旅游,以武侯祠、剑门关为代表的三国文化旅游和藏、羌、彝等少数民族文化旅游产品。
(3)乡村旅游品牌。利用“2006中国乡村游”主题年的契机,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重点打造乡村旅游品牌。深度挖掘“农家乐”和乡村民俗文化,着力推出以成都“五朵金花”为代表的国际乡村旅游产品。
此外,要加强旅游与商务、经贸、文化、体育、邮政等部门协调配合,大力发展会展旅游、商务旅游、体育旅游,积极申办国际性会议、大型博览会、体育赛事和文化文艺活动,推动四川对外开放,带动入境旅游发展。
2.开拓便捷的国际旅游空中走廊。加快开辟成都直达美国洛杉矶、德国法兰克福、加拿大温哥华等欧美国家航线和亚洲更多国家的航线,开通九黄机场直达北京、广州、上海、深圳等国内主要国际旅游城市航线和直达香港、澳门航线。成都双流国际机场实现为外国旅游团队签发旅游签证,争取国家授予成都航空口岸台胞落地签注权,开辟入境旅游团队绿色通道,简化游客出入境手续,使境外游客进出四川更为方便、周到、快捷。
3.强化境外客源市场宣传促销。积极争取在日本、韩国、香港等海外主要客源市场建立四川旅游海外办事处。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含景区)要配备对外宣传促销专职人员。旅游、信息部门要密切配合,抓紧围绕海外主要客源市场设立英语、法语、德语、日语、韩语等语种的四川旅游海外专题网站。组织各类艺术家围绕我省主要旅游品牌开展旅游文化精品创作,利用广播、电视、电影、绘画、摄影、歌舞等艺术手段和各类媒体在旅游宣传促销的内容和形式上取得突破和创新。旅游和统计部门要建立入境旅游信息调查制度,及时分析、了解和把握入境游客消费动态。积极增加海外旅游市场宣传促销的投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