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四川省“十一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规划的通知


  二、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坚持城乡统筹发展,以工促农,以城带乡,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坚持以农民增收为主线,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坚持以结构调整为重点,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坚持依靠科技进步,转变增长方式,提高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整体素质和效益。坚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增强农业和农村发展的动力和活力,实现四川农业和农村经济跨越式发展。

  (二)发展目标。经过5年的努力,实现全省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农民生活水平全面提升,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取得关键性进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实效。“十一五”期间要努力实现以下主要目标:

  1.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强。到2010年,农业增加值年均增长4%以上;粮食总产量保持在3500万吨左右,粮食生产自求平衡体系基本形成。

  2.农业结构趋于合理。农业生产结构进一步优化,优势特色产业初具规模,到2010年,畜牧业总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55%左右。

  3.农民收入稳定增长。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6%以上,恩格尔系数逐步下降;贫困地区整体解决温饱问题,基本实现脱贫;农村劳务收入达到1000亿元以上。

  4.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显著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全省新增供水能力15亿立方米,新增有效灌溉面积150万亩,新增工程节水灌面350万亩,解决800万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让广大农民喝上放心水;乡村通电率达到100%,全面实现城乡用电同网同价;农村户用沼气池达到500万户,使1500万农民用上清洁能源;建成通乡公路1.6万公里,到2010年,实现90%以上的乡通油路或水泥路,98%以上的村通公路基本形成较高服务水平的农村公路网络,使农民的生产生活更便捷、更安全、更舒适。

  5.农村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全面加快农村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建设,全面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重点改造中小学危房1000万平方米,改扩建乡镇卫生院1800个,建设乡镇文化站3000个,实现20户以上自然村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全面覆盖目标;基本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以及贫困农民家庭医疗救助制度,建设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6.可持续发展能力增强。农村发展环境得到进一步优化,农村面源污染得到有效控制,天然林保护进一步加强,退耕还林稳步推进,退牧还草基本完成,生态和环境明显改善,基本建成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到2010年,森林覆盖率提高到33%以上。

  三、发展重点和主要任务

  (一)加快推进农业结构调整,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在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的前提下积极促进农业经营模式、增长方式的转变,加快农业结构、技术结构和区域布局调整步伐,进一步提高畜牧业在农业中的比重,深挖农业内部增收潜力。

  1.确保粮食供需自求平衡。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改善品种和品质结构,优化粮食生产布局,稳定发展粮食生产。严格实行耕地保护,确保粮食播种面积基本稳定。在粮食主产区继续实施优质粮食产业工程,建设5个国家大型商品粮生产基地;依靠科技进步,改革种植制度,提高复种指数,大力发展优质、高产、高效粮食作物,努力提高粮食单产;加强粮食生产技术、信息和产销服务,提高粮食生产专业化、集约化、机械化和产业化程度,促进粮食生产节本增效,形成布局合理、结构优化、产量较高、经济效益较好的粮食生产发展格局;大力推进良壤、良种、良灌、良制、良法配套,建立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的长效机制,确保粮食安全。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