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坚持工程化管理,以工程建设为载体促进三杏产业基地化建设
高标准规划,高质量造林,提升三杏资源质量,增强三杏产业竞争优势。在种苗生产上,应以国有场圃和乡镇骨干苗圃、育苗大户为重点,实行定点连片,集中育苗;在管理上,严把苗木质量关,积极推行种苗生产、经营许可制和“一签两证”制度;在造林模式上,按照基地化的要求,采取成片建园,农林间作和庭院式相结合,集中连片,规模发展;在造林方式上,实行挖大坑、施底肥、植壮苗和树盘覆膜;在管护上,要全面落实“浇水日”、“施肥日”和“病虫害防治日”。在组织建设上,要实施好“三北”防护林四期、退耕还林等林业重点工程的同时,将林业工程建设资金与农业综合开发资金、扶贫开发资金等项目资金有机结合起来,形成投资合力,投入三杏产业建设。
(六)狠抓科技示范园建设,逐步实行杏园规范化经营
要充分利用科技示范园的典型引路作用。各乡镇都应建立3-5个科技示范园,以点带面,县区林果技术人员深入示范园,指导好生产中的各个关键环节。各县还应制定出台有关优惠政策,吸引广大农民按照科技示范园标准建园,扩大优质杏树栽培面积。
(七)制定优惠政策,改善投资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大力引进和扶持一批科技含量高、辐射带动能力强的企业、个体私营业主,进行以杏果保鲜、贮藏、加工、销售为主的杏产品开发。力争形成以龙头企业带动的三杏加工产业链,把特色杏产品通过现代水平的精深加工,推向国际国内大市场,从而形成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带农户,逐渐形成辽宁乃至全国的杏产品生产、加工、出口的重要基地之一。
(八)打造品牌,培育市场,以龙头企业带动生产和销售
必须下大力量抓好质量,打造品牌,使阜新市的三杏产品得到国内外市场的认可。要通过招商引资等途径吸引国内外客商来阜新建厂,着手对杏仁、杏肉、杏汁、杏壳的深加工和市场开发,积极扶持三杏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制定完善和推广杏果生产、加工、包装、销售等标准,逐步建立杏产品原地保护、地方优良品种审定冠名、绿色产品注册等产权体系,积极实施杏果品牌战略。实行商标保护制度、无公害检疫和产品认证制度,实现质量标准的统一,全面提高杏产品的质量和市场竞争力。要大力培育农村杏产品销售经纪人、营销流通队伍和流通组织,积极拓展杏产品销售网络,组建专业合作组织,加快发展杏产品专业协会和中介组织,培植贮藏、保鲜、运销大户,着力提高杏产品的市场化程度和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不断提高三杏产品附加值。
第 [1] [2] [3] [4] [5] 页 共[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