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阜新市人民政府办公室转发市林业局关于加快三杏产业发展实施意见的通知


  大扁杏、红袍杏亩效益可达1000-2000元,种好三杏就是为百万农民栽下了致富树。据统计,盛果期大扁杏产亩产鲜果850公斤,亩产杏核170公斤,亩产杏仁50公斤。每公斤杏仁按40元计算,亩效益2000元(不包括杏肉产值)。野山杏稍加保水、施肥、整枝管理,盛果期可亩产杏核120公斤,每公斤按3元计算,亩效益360元。以红袍杏为主的鲜食杏盛果期亩产鲜果可达1500公斤,每公斤按1.6元计算,亩效益达2400元。

  在我市种植三杏是集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为一体的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好项目,是抗旱避灾的好产业;大力发展三杏生产又是开发我市的特色产业,扩大绿色食品产销量,实现我市林果业产业化的重大举措。

  二、我市三杏产业发展的优势和潜力

  (一)耕地资源丰富。阜新市现有耕地面积564万亩,人均占有耕地近5.4亩,符合退耕还林条件、适宜发展三杏的面积较多。除此之外,阜新市还有荒山荒坡313万亩。这些耕地和荒地均适宜发展三杏生产。

  (二)气候条件适宜。中国三北地区处于世界的杏树种植带,而阜新正是位于这个杏果产业带上。多年栽培实践证明,阜新独特的干旱少雨、日照充足、昼夜温差较大的气候条件虽然对农业生产不利,但却非常适合三杏生产,所产杏果品质优良,杏仁产品个体大、甜脆。

  (三)群众生产积极性高。彰武县平安乡从1992年起,把发展大扁杏做为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重要产业来抓,坚持不懈,使全乡扁杏面积得到长足发展,到现在全乡已有大扁杏面积1.8万亩,人均1.5亩。阜蒙县福兴地镇的很多农户,在没有国家退耕还林计划指标的情况下,仍然主动拿出好耕地发展大扁杏。

  (四)栽培技术比较成熟。依托省风沙所、果树所、固沙所较强的技术支撑和市、县、乡的技术队伍,经过多年的生产实践,在农村培养了一批技术能手和技术骨干,为三杏大发展打下了坚实的技术基础,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五)加工业正在形成,发展趋势良好。我市杏树数量的扩长和杏果产量的逐年增加,已引起国内三杏加工企业的注目。新疆屯河果业、承德亚欧公司都有意来我市办厂;振隆土特产公司的杏系列产品已试制成功,多年加工出口大量杏仁、杏干和杏仁油;民营企业丰山杏业有限公司计划在阜蒙县国华乡投资56万元,建立年产量300万公斤的杏壳活性炭厂,年消耗杏壳850万公斤。在龙头企业的拉动下,必然带来我市杏产业的大发展。


第 [1] [2] [3] [4] [5] 页 共[6]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