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加强学习,提高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依法行政的能力
1.提高领导干部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建立和完善领导干部任职前法律知识考试制度和领导干部学法制度,定期或者不定期对领导干部进行依法行政知识培训,把领导干部法律知识水平作为考核、晋升的主要内容。凡是新出台的涉及依法行政的法律、法规,都要组织学习。自2006年起,县级政府及其各部门的领导班子成员每3年参加1次行政法律知识的培训;县级以上政府每年举办两次以上法制讲座。
2.加强行政执法人员及公务员依法行政知识的学习和培训。建立行政机关工作人员法制培训制度,保证行政执法人员每年参加集中培训的时间不少于15天。建立有效的公务员培训激励约束机制,把法律学习培训与公务员年度考核、职务晋升、选拔使用相结合。
3.研究和建立科学合理的公务员依法行政考核奖惩机制。把依法行政情况作为考核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重要内容,完善考核制度。考核标准要细化,考核程序要透明,考核结果要公布。要逐步引入公众对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依法行政情况的评价机制。
4.加强普法工作,大力开展依法行政的宣传活动。把《纲要》列入普法范围,加大对《纲要》和依法行政工作的宣传教育力度。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带头学习宣传《纲要》,增强依法行政和依法、科学、民主决策的水平,并组织好本地区、本部门的学习宣传活动。不断增强行政执法人员的法律意识和服务意识,进一步提高全民法律素质,全面提高社会法治管理水平。
三、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的保障措施
(一)加强学习,更新观念。全面贯彻落实《纲要》,是各级政府和政府各部门一项全局性、长期性、根本性的工作任务。各级政府及其部门要采取多种形式,切实抓好学习、培训。市本级要搞好对市政府部门主要负责人和各县(市)区政府主要负责人的依法行政专门研讨和培训,全面提高领导干部的法律素质,各级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将依法行政贯穿于本职工作中,不断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和水平。
(二)加强领导,狠抓落实。各级人民政府及其工作部门要从“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高度,充分认识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要建立健全推进依法行政工作的组织机制,加强对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工作的领导,一级抓一级,逐级抓落实。各级人民政府及其工作部门的行政首长是推进依法行政工作的第一责任人,承担领导责任。县级以上政府和各部门都要成立推进依法行政工作组织领导机构,建立健全推行依法行政工作的领导机制。结合本地区、本部门的实际,精心组织制定落实《纲要》和市政府全面推进依法行政规划的具体办法和工作措施,既要制定长远目标和规划,又要制定阶段性工作计划,认真抓好各项任务分解。县(市)区政府在落实《纲要》的各项任务中,着重抓好农村的依法行政工作,明确提出对乡(镇)政府依法行政的要求,落实责任。
(三)加强宣传,营造依法行政的社会氛围。各级人民政府及其工作部门应当制定依法行政宣传工作方案,积极支持配合新闻媒体的宣传。要着力宣传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重点突出各地区、各部门学习贯彻《纲要》及本规划的总体部署、具体措施和主要成效。建立法制新闻发布制度,将新的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以及重大法制事项,及时通过新闻媒体向全社会通报。我市主要新闻媒体对新出台的规范性文件,要及时向社会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