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奋斗目标。
“十一五”期间我市科技发展总的奋斗目标是:大力加强自主创新、集成创新和在引进基础上的消化、吸收、再创新,全面提高科技持续创新能力,建设科技创新型城市;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化和传统产业高新化进程,全面提高我市产业竞争力;着力优化科技发展环境,为促进经济、科技加快发展创造条件。到2010年,力争科技综合实力达到国内同等城市领先水平,使科技真正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基本建立起社会主义新农村科技支撑体系。
--完善科技创新体系。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调整优化科技结构,整合科技资源,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以社会化科技中介机构为纽带的科技创新中介服务体系。全市市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发展到60家,每年取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科技成果150项,年专利申请量达到2000件,年实施专利技术1000件以上。
--高新技术及其产业有较大发展。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达到500家,到2010年,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40%以上,形成高新技术产业与传统产业并驾齐驱的发展格局。培植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的优势企业。加快潍坊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速度,在“十一五”末达到国内一流水平。--全社会科技投入有较大增加。全社会研发(R&D)经费总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2.5%;市级财政科技拨款占同级财政支出的比重达到3%;投入10-15亿元重点支持20-50家高新技术企业进行高新技术产品的研制与开发。企业技术开发经费占总销售额的比例不低于3%,其中高新技术企业研究开发经费占年销售额的比例要达到5%以上。
三、“十一五”科技创新的重点内容
(一)农业高新技术。
围绕建设农业强市,充分发挥潍坊农业区位优势、产业优势,以增强农业原始创新能力为核心,以农业生产标准化、食品安全生产示范为重点,加大在农业标准化、食品安全、农产品精深加工等关键技术方面研究和示范力度,带动区域高效农业的快速发展,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优良品种繁育及产业化。实施农业良种产业化开发工程,重点实施主要农作物的新品种选育、良种繁育、高产示范。突出品种资源的保护和创新利用,重点加强地方名特优动植物新品种种质资源搜集、保存、分类、整理和创新利用。重点支持植物转基因育种,名优特稀植物脱毒快繁技术研究,名优蔬菜、果品品质改良、名优花卉等基因工程技术研究开发,家畜胚胎移植及产业化技术,畜禽基因工程疫苗研制。开展绿色良种良法配套技术研究,建设绿色安全优质高效示范区。
--食品安全与标准化技术。围绕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技术研发平台,研究出口农产品和无公害农产品检测技术、动物性食品安全及残留检测技术、食品标准化生产技术,解决农产品生产过程中控制技术及标准,减少农产品生产过程中的污染。重点支持新型安全、缓释、高效生物肥料的研究与开发;支持选择性强、高效、成本低、无污染的生物化学农药及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研究与开发;支持新型安全、高效生物饲料及添加剂、兽药与疫苗的研究与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