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宁波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宁波市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的通知

  (二) 北仑镇海区域
  本区域的范围为甬江口镇海港区至北仑穿山北毗邻海域。本区域的海洋主导功能是港口航运用海,兼顾跨海桥梁和排污倾废用海,限制功能为固体矿产区和排污倾废区用海,禁止功能为养殖区和捕捞区用海。
  发展方向为:着力打造石化、能源、造纸、钢铁、汽车和高科技产业的产业基地,延长产业链,加强港口工业与区域内制造业之间的联系;组建企业集团,促进港口工业做大做强;进一步加大招商选资力度,同时注重产业导向;进一步加强港口物流业建设,为港口工业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大力推进清洁生产技术,鼓励废物循环利用和旧物回收利用,构建区域循环经济体系。
  重点建设领域为:依托得天独厚的港口优势,大力发展港口运输业和临港大工业。(1)加快港口资源综合开发,优化港口空间布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提高港口资源的集约化利用水平。(2)以延伸高端产业链为目标,以产业集聚区为依托,重点建设能源、钢铁、造纸、船舶、石化等基地,推进临港大工业做大做强。(3)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重点发展港口物流业、中介服务业和旅游业。
  (三) 象山港区域
  本区域的范围为穿山北至象山钱仓清湾山东咀毗邻海域。本区域的功能定位是我国著名的生态型港湾和国家级海洋养殖与研发基地,海洋主导功能是养殖区、增殖区、渔业基础设施建设区等渔业资源利用和养护区及海洋旅游区用海,兼顾功能为港口航运区、一般工业用水区和捕捞区用海,限制功能为排污区和围海造地区用海,禁止功能为倾废区用海。
  发展方向是:充分发挥“海、湾、岛、滩”等资源优势,以生态型经济为导向,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业、海洋渔业与科技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等先导产业,优化提升生态农业、食品加工业、纺织服装业、机电工业、模具汽配业、文教用品业等传统产业;在环境存载力范围内,选择适当位置发展电力和修造船等控制性产业。鼓励开发旅游岸线,严格控制港口岸线开发。加强区域交通网络体系、供排水体系、污水处理系统、供电和电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进生态城镇和新农村建设。
  重点建设领域为:充分发挥“渔、港、涂、景、岛”五大资源优势,以象山港大桥建设为有利时机,以休闲旅游、海洋产业、现代物流为重点,在发展中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在保护中合理开发自然资源,把象山港区域建设成为国家级生态经济型港湾和现代海洋产业基地。围绕主导功能的培育,积极推进重点功能区块建设:在北仑春晓和鄞州瞻岐,重点建设生态经济区;在咸祥镇及其沿海区域,重点建设海洋高科技园区;在莼湖镇及其滨海区域,重点建设滨海商务度假区;在强蛟镇与大佳何镇的海域及周边群岛,重点建设海洋水上游乐园;在奉化松岙建设峰景湾,建设旅游娱乐开发区;在象山县经济开发区A区,重点建设大桥物流园区;在涂茨镇东部沿海区域,重点建设船舶修造基地。
  (四) 三门湾-大目洋区域
  本区域的范围为象山钱仓以南至三门湾宁海县旗门的毗邻海域。该区域的功能定位是渔业资源利用和养护(海水养殖、海洋捕捞、渔港和渔业基础设施建设、重要渔业品种保护区等)和海洋旅游,兼顾港口运输和临港工业发展。其海洋主导功能是海洋保护区、海洋旅游区、渔业捕捞区、渔业基础设施建设区和围海造地区用海,限制功能为排污倾废区用海。
  发展方向是:加强海洋渔业布局规划,依据滩涂养殖、围塘养殖和浅海养殖的特点,调整渔业养殖结构。大力推行轮养轮休及间养、生态型养殖、高产优质高效养殖等技术,扩大良种覆盖率,提高养殖技术水平。鼓励远洋捕捞,禁止近海捕捞,严格执行休渔制度。加强渔港和渔业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渔业现代化建设。培育壮大集养殖、加工、出口为一体的龙头企业,促进渔业加工业的发展,提高渔业附加值。
  重点建设领域:(1)推进象山县石浦和鹤浦渔港、宁海县国庆渔港和明港钩鱼礁渔港建设。(2)大目涂海区海水养殖区、三门湾海水养殖区和三门湾增养殖区。(3)加强渔山列岛渔业资源保护。

四、重点海洋产业发展


  以建设和完善现代海洋产业体系为核心,提升海洋产业发展层次,优化海洋产业布局,促进海洋产业之间及其与陆域产业的融合。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重点发展临港工业、港口服务业、滨海旅游业海洋渔业、海洋高科技产业等支柱产业,以带动其他海洋产业发展。
  (一) 临港工业
  抓住国际产业结构调整的有利时机,充分发挥北仑深水良港的优势,以新型工业化为发展方向,有选择地主动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加快建设石化、能源、造纸、钢铁四大能源、原材料基地,加快推进修造船、汽车等临港型制造业发展,优化产业空间布局,努力把我市建设成为华东地区乃至全国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基地和先进制造业基地。
  1.做大做强临港工业
  充分发挥港口和区位优势,重点发展资金、技术密集型的临港大工业及其后续产业,加大产业链延伸力度。到2010年,临港大工业的增加值在整个工业增加值的比重提高到40%,成为我市海洋经济发展的支柱,占海洋经济增加值的80%以上。
  --石化产业,利用我市现有石化产业基础,以镇海化工园区、北仑化工园区等为载体,依托大企业、大项目,重点发展炼油和乙烯,发展合成材料、基础化工原料、精细化工产品,形成具有较大规模的石化产业群,构建国家级石化产业基地。同时加大石化后续工程的项目生成、项目库优化、项目包装、项目招商,积极推进国内外石化巨头入驻宁波,以形成我市强大完整的石化产业链和石化企业群,充分发挥石化产业的规模经济效应和高产业关联效应。建成镇海炼化100万吨大乙烯、三菱PTA、逸盛PTA、台塑一期、烟台万华MDI等大项目。到2010年,炼油能力达3000万吨/年,乙烯加工能力达100万吨/年。
  --能源工业,在环境承载力允许限度内,大力推进电源点建设。建成国华宁海电厂建设、大唐乌沙山电厂、鹰龙山电厂、LNG等项目。到2010年,发电能力达到1000万千瓦以上,天然气30亿方,原油转输运能力达到5000万吨。将我市建设成为华东地区最大的电力和能源储运中转基地。
  --钢铁工业,利用宁波港作为全国最大的铁矿石中转港的独特优势,通过项目合资合作和先进技术的引进与研发,加大重大项目的包装和建设,积极推进钢铁的规模化生产和各种优质钢、特种钢的生产,丰富钢铁产品种类,提高钢铁产品附加值水平。建成投产宁波钢铁项目,形成600万吨的生产规模。推进宝新不锈钢扩建工程,不锈钢生产能力达到60万吨。基本确立东南沿海新兴钢铁工业基地。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