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消防、道路交通等应急救援骨干队伍建设,配备相应的应急救援设备;建设全省安全生产应急通信系统,充分利用现有的各种救援机制,做到整合力量,资源共享,理顺机制,全面合作,以确保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机制的有效、实用。
(三)重大危险源普查与监控
在全省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和烟花爆竹、民爆器材、道路交通、水上交通、铁路交通、建筑、特种设备、消防等行业和领域开展重大危险源普查登记,建立省、市、县三级重大危险源数据库,重点建设省、市、县三级重大危险源监控预警中心,逐步构建省、市、县三级重大危险源动态监管及监控预警体系。
(四)重大事故隐患治理
在非煤矿山领域推广非煤矿山安全信息管理与分析集成系统、非煤矿山大面积地压灾害控制技术、露天矿山生态护坡防护技术、矿山工程地质灾害信息系统、非煤矿山控制爆破与安全预测系统、井下铲运机尾气净化技术、地下矿山风源净化技术、高寒矿山通风防尘技术、凿岩工作面局部净化与除尘/通风技术等项目,提高非煤矿山监测预警能力及安全生产水平,有效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继续开展涩宁兰天然气管道占压专项整治工作,彻底消除重大安全隐患。
在石化及危险化学品领域推广油品储运静电危害防治技术和粉体静电控制技术、油气站 (库)装置和安全检测报警技术、化学事故应急救援信息网络及地理信息管理系统、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应急预案和应急处理技术等项目,提高危化企业安全生产科技水平以及对重大危险源的监控及应急救援能力。
在烟花爆竹行业开展安全设施标准化建设。建设烟花爆竹专用库区报警系统和数字电视监控系统,整合现有资源,购置烟花爆竹运输专用车辆,建立烟花爆竹储存、经营网络体系,进一步做好储存、运输、经营等环节的安全管理,增强防范事故能力,保障公共安全和人身财产安全。
在建筑、交通、公共安全等领域推广GIS,重大危险源监控管理软件、城市、地区重大危险源辨识监控、重大事故监测报警系统、基于 GIS的企业应急救援决策支持系统软件、重大交通事故快速报警、指挥系统、多功能应急救援指挥车、铁路安全监控和事故报警、指挥系统、火灾、爆炸、泄漏等典型事故安全评价软件、燃气泄漏报警装置、压力容器损伤快速检测系统、便携式红外电气线路检测仪、火灾排烟探测系列装置技术、阻燃材料、防止变电站全停保障技术装备、防止列车脱轨安全检测监控系统、施工期钢筋混凝土建筑结构安全控制系统 (SAC)、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和安全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等项目,逐步提高全省安全生产科技含量。采用国家安全监管总局推广的HAN阻隔防爆技术,重点对城镇居民集聚区的重点地区加油站进行整治,有效防止加油(气)站和液化石油气储存容器因静电、明火、碰撞、误操作等引发爆炸事故发生。
(五)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
建设以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青海煤矿安全监察局政府网站为门户的全省安全生产信息网络,在安全生产监管信息系统功能齐全的基础上,把六州一地两市及14个工业较集中的重点县作为国家安全生产信息系统的节点,逐步与省安全生产委员会主要成员单位和地方各级政府及安全监管部门实现网上资源的链接和共享,充分利用各自资源,在法规制定、企业设立、项目审批、执法检查、重大危险源监控等方面,取得有效的合力和功效,力争做到“信息全面、动态准确、监控有力”,为政府的相关决策提供强有力的信息保障。建立省重大危险源和重大事故隐患动态监控系统。运用重大危险源信息化监控系统对存在重大危险源和重大事故隐患的单位进行科学监管,力争将事故隐患控制在萌芽状态。完善全省安全生产管理网络化地理信息数据,与业务应用系统相结合,构成全省安全生产监控点的电子地图,实现对重大事故源的远程指挥、监控,便于重大事故预防、应急计划制定工作,加强对事故的预防和事故救援应急处理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