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期间,安全生产工作既要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又要妥善应对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为此,必须充分认识安全生产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和紧迫性,紧密结合我省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制订切实可行的阶段性目标,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遏制事故增长和高发的态势,努力缩短事故易发期,尽快实现全省安全生产形势的逐步好转。
二、指导思想与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及构建和谐平安青海为指导思想,以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安全生产长效机制为目标;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的观念,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坚持标本兼治、重在治本,坚持安全生产与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统筹规划、协调发展,装备、技术和培训并重,立足防范、关口前移、依法行政、强化监管、深化整治、综合治理的总体思路;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安全生产方面的法律法规,大力推进安全生产监管体制、安全生产法制和执法队伍建设;落实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和政府监管责任,加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实施科技兴安战略,改善安全生产条件;全面构建“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企业全面负责、群众参与监督、全社会广泛支持”的安全生产工作格局,确保安全生产工作健康稳定发展,为全省经济和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的安全生产环境。
(二)总体目标
到2007年,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道路交通、建筑施工等行业和领域的安全生产秩序明显改善,安全生产状况稳定好转。到2010年,基本形成以分级负责、属地管理、考核科学、制约有力为主线的安全责任体系;以立足防范、规范管理、长效监管为支撑的法律法规标准体系;以高效务实、依法行政、规范有序为标准的安全生产监管工作体系;以人为本、面向社会、讲求实效为导向的安全宣传教育培训体系;以聚集人才、重点攻关、转化实用为准则的技术保障体系;以市场运作、优质高效、诚信规范为机制的中介服务体系;以信息准确、渠道畅通、反应快捷为基础的信息化网络体系等支撑体系。形成以行政执法为主体、以现代企业制度为标准、以中介服务体系为纽带、以安全信息网络服务为窗口、以安全科技应用为支撑、以科学完善的行政决策机制为保障的安全生产工作新局面,真正建立起我省安全生产长效监管的战略机制。201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比2005年下降25%以上,由2005年的1.6下降到1.2,工矿商贸就业人员十万人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比 2005年下降10%以上,由2005年的5.45下降到4.91。
(三)到2010年部分重点行业和领域目标
1、煤矿:百万吨死亡率下降到4以下,杜绝一次死亡10人以上的事故。
2、非煤矿山:杜绝一次死亡10人以上的事故。
3、危险化学品:保持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形势相对稳定,严防危险化学品泄漏、爆炸等重大恶性事故的发生。
4、建筑业:死亡人数比2005年下降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