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农业和县域经济工作。1.做好高致病性禽流感等重大疫病防控和春季田间管理、森林防火、植树造林工作。2.各县(市)、区及市政府有关部门要尽快确定一批投资亿元以上的重点项目和争取国家资金支持项目,3月中旬由市发改委统一上报。4月中旬组织一次由各县(市)、矿区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参加的县域经济发展观摩活动。3.继续实行对种粮农民的直接补贴,增加良种补贴和大型农机具购置补贴,实施粮田“亩增百元”工程。4.上半年完成市优质小麦生产基地(一期)项目建设。争列国家优质小麦生产基地续建项目,争取国家资金2000万元。5.完成优质专用玉米播种面积400万亩。6.上半年完成5座小型水库的除险加固、2座大中型水库的岁修,整治河道堤防11.68公里,建设节水灌溉面积16万亩。
(三)城市建设和管理工作。1.按照“主城改造、新区开发、组团提质”的要求,3月中旬将全年任务目标落实到责任单位。力争上半年建华大街北延与体育大街交汇跨滹沱河工程、化工南路等开工建设。2.3月中旬组织一次城建工作协调调度会。3.上半年全部批复所有县(市)总体规划修编成果。实施以“清、改、拆、刷、挡、绿”为主要内容的街巷整治工程,提升县城整体形象。4.研究制定就业服务、流动人口、小区物业等12个方面的管理办法,推行标准化、制度化、精细化管理。5月1日前对违章建筑、商业摊点、广告牌匾、街区保洁等开展一次综合整治活动。
(四)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工作。1.一季度组织一次贯彻落实《
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意见》检查活动,对全市110家重点节能企业和150家耗水大户下达节能降耗指标,对国家、省确定的34家重点节能企业进行能源审计。2.上半年筛选20项节能减排效果好、环境污染少、资源利用效率高的改造项目,积极争取国家和省的资金支持。3.在钢铁、化工、建材、医药、火电等高耗能行业重点企业中开展清洁生产活动,上半年选择10个企业进行循环经济试点。4.上半年推广低硫煤250万吨,拆除三环路以内分散式燃煤锅炉50台以上,70%以上的出租车改烧天然气。
(五)经济体制改革工作。1.一季度出台《2007年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的指导意见》,下发关于2006年度经济体制改革工作考核评价情况的通报。2.做好15家国有企业改制收尾工作,推进中小企业国有资本有序退出,积极稳妥地推进企业政策性关闭破产和依法破产。3.完善事业单位产权制度改革政策,抓好影乐宫等一批事改企试点。4.一季度对城中村综合改革情况进行调研,5月底前起草完成《石家庄市城中村综合改革指导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