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长沙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长沙市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通知

  (三)扩充优质教育资源,科学发展普通高中教育
  全面把握普通高中发展现状,科学谋划未来普通高中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努力实现普通高中教育从规模发展向内涵发展的转变、从重点发展向均衡发展的转变、从合格发展向特色发展的转变。
  1、优化普通高中学校布局。农村普通高中按照现行办学规模、生源趋势和地理位置实行总量控制、分类建设,逐步形成以县城为中心、以主要交通干道为辐射、以经济重镇为布点的普通高中教育格局;“十一五”期间,全市共调减农村普通高中学校6所,扩建农村普通高中学校8所,力争每所学校覆盖10万以上人口、办学规模不低于30个班。城区普通高中原则上依托省示范性学校实行外拓新建、资源重组,重点做好长郡中学西拓、明德中学南迁和长沙市一中东建工作,不断扩充优质教育资源,力争达到每所学校不低于36个班的办学规模。调减或外拓学校原址根据实际需要进行拍卖处置或转移办学。
  2、推进普通高中内涵发展。以提高教育质量为重点,大胆突破应试教育思想桎梏,全面推进高中课程改革,加强研究性学习、校本课程开发和选修课程学习,促进教学观念、教育方法、学习方式和课程功能的转变。建立和完善高中教育教学的评价体系,加强对高中学校教育质量、课程管理、教学实施环节管理的科学评价,促进教学工作不断创新和提高,逐步实现普通高中优质化、精品化。
  3、推进普通高中均衡发展。严格控制省级示范性高中数量,发挥现有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作用,加强省级以上示范性学校与农村薄弱学校的对口支持和扶植。强化行政调控功能,通过布局调整和资源重组方式,重点改造和建设基础相对薄弱的普通高中。改革示范性高中招生政策,逐步实现示范性高中与一般高中的平等招生。贯彻落实上级有关精神,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以多种形式依法投资举办高中,切实做好共享公办普通高中资源的民办学校停止初中招生的工作。
  4、推进普通高中特色发展。鼓励学校根据本地教育资源的结构分布、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选准和利用自身资源优势,不断丰富积累,逐步形成办学特色。切实做好阶段性总结和规划,适时调整,有所扬弃,努力构建学校特色体系,发挥学校特色建设的助动作用。
  (四)服务经济社会大局,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 
  适应社会劳动力就业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需求,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努力构建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相互衔接、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
  1、整合职业教育资源。探索公办职业学校规模化、集团化、连锁化办学的新路子,按照“统一规划,分校建设、综合开发、资源共享”的原则,加快推进长沙职教城建设,着力打造以高职为龙头、以中职为主体,集学历教育、资格培训及产业开发于一体的全省一流、全国知名的综合性职业技术教育基地;到2010年,全面完成长沙职教城建设任务,并力争达到用地2000亩、在校生总量2.8万人的办学规模。同时启动职业学校布局调整,撤并或淘汰少数场地狭窄、设施简陋、效益不高的职业学校。
  2、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和企业、行业、社会力量举办职业教育的积极性,鼓励和支持企业与学校联合办学、鼓励和支持企业独立举办职业学校或职业教育机构,形成公办民办共同发展的职业教育格局。继续推广“订单”培养,构建企校合作平台,实现企业与职校的良性互动。积极探索 “学分制”管理改革经验,建立和完善与学分制相适应的招生毕业制度和教育评估、质量监控机制,增强学校办学的自主权和灵活性。调整职业学校专业设置,着力培植工程机械、汽车制造、电工电子、建筑装饰、休闲娱乐等新兴专业,催生新的经济增长点,使职业教育真正成为技术产业的重要孵化器和辐射源,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 
  3、扩大中职招生规模。加强职业指导,拓宽就业渠道,以良好的就业服务吸纳生源;着力提高学生职业技能,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技能竞赛、技能比武和技能展示活动,扩大职业教育的社会影响,营造职业教育发展的良好氛围。全市中职招生总量稳定增长,普高、职高保持大体相当的分流比例。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