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重点围绕“优势特色产业搞延伸、重点项目搞协作、重化工基地建设搞配套”的模式,加快中小企业发展。2007年自治区将安排不低于8000万元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贴息资金,引导社会投入,支持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各盟市也要认真研究和确定本地区中小企业发展的主要行业,确定各旗县、园区中小企业的发展方向和重点。要进一步完善和有效落实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各项配套支持政策,加快推进1000户成长型中小企业的选择和培育工作,建立自治区中小企业信用评价体系,抓好1000户中小企业信用评价试点工作,为中小企业融资创造良好的信用环境。
2.启动实施“一个产业带动百户中小企业工程”。以工业园区为载体,围绕有色金属和不锈钢产业、PVC产业、信息产业、铝加工业、农畜产品加工业,分别培育100户中小工业企业搞延伸配套加工,延长产业链条,发展产业集群。对于列入“一个产业带动百户中小企业工程”的地区和项目,要集中使用贴息资金,集中做好基础设施建设,集中招商引资,为全区中小企业的发展起到示范作用。
3.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要采取多种形式组织中小企业开展行业招商、区域招商等定向招商活动,提高招商引资的效果。各盟市每年至少要组织2次以上的大型专业招商活动,积极推进中小企业对外合作交流。自治区继续组织中小企业、工业园区、中介机构等参加APEC(亚太经合组织)中小企业技术交流暨展览会和中国中小企业博览会等大型的国内国际交流贸易会议,展示我区中小企业的发展成就,推动中小企业产品销售,构建国内外中小企业合作交流平台。
4.进一步建立完善中小企业社会化服务体系。2007年要初步完成自治区中小企业网络建设,降低中小企业市场开拓成本。继续做好“国家银河培训工程”,加强培训基地建设,培训中小企业管理、技术人员1000人次。努力为中小企业搭建创业基地和公共服务平台,为中小企业创造更优越的发展环境。
5.大力发展县域工业。针对我区县域工业规模小、产业层次低、优势产业尚未形成等突出问题,采取有效的措施,区别情况实施分类指导。一是积极扶持工业基础较好、优势特色主导产业正在形成、园区建设已形成一定规模和水平、经济总量中工业比重较大、经济发展走在前列的旗县加快发展。二是对工业刚刚起步、优势特色主导产业尚未形成,但有一定工业发展基础、园区初具规模、有一些项目支撑的旗县,要指导其尽快研究确定产业发展方向,规划产业布局,加快园区建设。三是对以农牧业产业为主导、工业基础薄弱的旗县,要指导其通过发展工业促进农牧业产业化进程。
要加强区内外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研究,2007年5月份召开全区县域经济工作现场会议,总结和借鉴成功经验,积极尝试和探索发展县域工业的新思路、新途径,研究提出今后一个时期我区县域工业发展的指导性意见,推动我区县域工业经济健康、快速发展。
(五)加大技术创新工作力度,努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要遵循“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逐步形成一个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制度创新与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有机统一的经济发展新体系;建立政府组织、经济引导、企业为主、目标明确的技术创新体系,推动建设创新型内蒙古。
第 [1] [2] [3] [4] [5] [6] [7] 页 共[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