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努力构筑优势特色产业重大项目建设平台。充分发挥工业园区、大型基地的资源集聚和配置功能,以园区和基地为依托,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推进优势特色产业重大项目向园区和基地集中。园区和基地要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完善配套功能,围绕重大项目建设,集中优化配置用地、供电、供水、物流等各类生产要素,推动项目落地,加快项目建设进程。
3.有序推进优势特色产业重大项目建设。要积极推动项目加快建设进度,确保按期建成投产,发挥效益。对上报国家核准的项目,要积极协助业主做好项目前期工作,落实好项目建设的土地、环保、安全等方面的前置条件,加大项目核准工作争取力度。对已开工在建的项目要逐月进行调度,加强协调服务,及时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出现的问题。要加强项目督查,督促项目企业在资金筹措、施工设计、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严格落实项目建设计划,严格禁止在项目投资统计中虚报、瞒报、误报和错报等。
(二)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推动产业优化升级。要坚持从国家宏观调控和产业布局调整的大局出发,继续按照产业多元、延伸、升级的要求,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坚持集群化、基地化、园区化发展,促进产业集中和要素集聚,提高优势特色产业集约化发展水平,提升产业层次,推动产业升级。
1.高水平拓展和做大做强优势特色产业。煤炭工业要加快建设大型煤炭基地,组建大型煤炭企业集团,提高技术装备水平,优化产品结构,实现煤炭工业资源集中化、企业大型化、装备现代化、安全标准化、产品多元化。电力工业要在重点发展火力发电、建设一批大型火电基地的同时,积极推进燃气、抽水蓄能等调峰电站建设,加快风能等新能源的开发利用。钢铁工业要重点突出优化产品结构、工艺结构、装备结构和组织结构,以构筑企业核心竞争力为着眼点,大力推进钢铁企业的兼并、联合、重组;加快不锈钢、特种钢项目的建设。有色金属工业要通过集中配置资源,提升产业集中度,促进产业链的延伸,提高产品附加值。化学工业重点发展煤化工、天然气化工、氯碱化工和硅化工四大产业,加快集群化发展,建设若干个大型化工基地和化工城。积极采用国内外最先进技术,拓展和延伸产业链,向高加工度演化,促进化学工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农畜产品加工业在加强原料基地建设的同时,积极拓展农畜产品的精深加工领域,提高附加值。机械装备制造业在加快运输机械、工程机械发展的同时,积极推进风力发电设备、电力设备及化工装备和零配件产业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要努力开拓稀土应用领域,提升生物制药、信息产品制造业的发展水平,进一步扩大规模,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化步伐。
要努力培育发展壮大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的大公司、大集团。在保持2006年7户营业收入超百亿元企业的基础上,努力推进内蒙古伊泰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霍林河煤业集团公司、内蒙古鄂尔多斯羊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第一机械制造(集团)有限公司、内蒙古烟草公司等企业实现营业收入超百亿元目标。
2.高标准改造传统产业。围绕节能降耗减排、发展循环经济和提高经济效益,加大对传统产业技术改造力度,促进煤炭、电力、钢铁、有色、化工、建材、农畜产品加工等传统优势产业升级。重点支持信息技术在传统优势产业的应用。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动清洁生产、节约能源、降低消耗和减少污染,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研究出台推进传统产业技术改造的配套政策和措施,加大技术改造投入力度,积极组织实施一批提高技术装备水平、延伸产业链条的重点技术改造项目。逐步使我区优势特色产业的企业技术装备水平高于全国平均水平,重点企业技术装备水平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形成以清洁生产、生态工业、循环经济为特征的新型工业化格局。
3.高起点承接非资源型产业。要认真研究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经济区和东北经济区产业转移的趋势,充分利用我区土地、资源、电力、政策、环境等优势,主动承接发达地区的产业和资本转移,吸引项目落地。
第 [1] [2] [3] [4] [5] [6] [7] 页 共[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