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实施《科学素质纲要》的指导思想和阶段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紧紧围绕科教兴宁战略、人才强区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充分调动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大力加强公民科学素质基础工程建设,积极推进科学技术的教育、传播与普及,逐步形成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长效机制,为提升我区综合实力、建设创新型宁夏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打下雄厚的人力资源基础。
(二)阶段目标。
1、针对重点人群的科学技术教育、传播与普及等公民科学素质建设工作取得较大进展。未成年人的科学兴趣明显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有较大增强;农民和城镇劳动人口的科学素质有显著提高,城乡居民科学素质水平差距逐步缩小;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的科学素质在各类职业人群中位居前列。
2、科学教育与培训、科普资源开发与共享、大众传媒科技传播能力、科普基础设施等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基础得到显著加强,公民提高自身科学素质的机会与途径明显增多。
3、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保障条件得到明显改善。有关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政策法规不断完善;政府和社会对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经费投入不断加大,初步形成多渠道、社会化的投入机制;形成初具规模、素质较高的专兼职人才队伍和志愿者队伍。
4、形成比较完善的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组织实施体系,初步建立实施《科学素质纲要》的工作机制和监测评估体系。
三、认真落实《科学素质纲要》规定的各项任务
(一)抓好重点行动,带动全区科学素质水平的整体提高。
1、组织实施未成年人科学素质行动,为实现人才辈出奠定坚实基础。重视和加强基础教育阶段的科学教育,实施新世纪素质教育工程,开展好“大手拉小手科技传播行动”、“科技馆进校园”等活动,促进科学家与未成年人的相互交流,使中小学生了解科学探究活动的过程与方法,培养青少年动手、动脑能力,给青少年提供创造的空间,激发科学兴趣,了解科学本质,培养科学观念;整合校外科学教育资源,建立校外科技场所与学校科学课程相衔接的有效机制;加强保护生态、节约资源、安全避险和“珍爱生命、远离毒品”、青春期卫生教育等方面的宣传教育;加大面向未成年人的科技传播力度,用优秀的科普作品吸引未成年人,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普及农村义务教育,切实提高农村中小学教育质量。